聽錢文忠講《玄奘西游記》才知道,玄奘不是一般和尚,他接受的是最嚴(yán)格的戒律。比方在野外尋找水源的時候,即便沒人監(jiān)督,也不能直接喝水,要過濾干凈才能喝。這種過濾不是為了保護(hù)自身的安全衛(wèi)生,而是防止喝水時把水中的微生物一并喝進(jìn)肚子里導(dǎo)致無意間殺生。所以玄奘的行囊里有一個自制的濾水器——用五尺絹,兩頭折疊起來,在中間加上撐架。徒步穿越茫茫沙漠時,他飲水都要先解下皮囊,再拿出過濾器過濾,動作很大。
抵達(dá)目的地——印度佛教頂尖學(xué)府那爛陀寺時,這位中國留學(xué)生得到了“校長”戒賢法師的賞識,獲得最高待遇。玄奘在吃方面,“日得贍步羅果一百二十枚,檳榔子二十顆,豆蔻二十顆,龍腦香一兩,供大人米一升。”此外,每月油三斗,酥乳不限。這張?zhí)毓﹩魏髞硎杖氲健洞蟠榷魉氯胤◣焸鳌防。還配了仆人,這仆人是婆羅門,即印度的第一等人,大概是第一等人里面的窮人,這樣的仆人是很有面子的;出門時玄奘乘坐的是大象輿,在大象背上鋪一個華麗的座位。當(dāng)日佛教興盛,那爛陀寺里一萬多名僧人,獲得這種待遇的,只有十個。 由此看來,佛教的上層社會對素食也頗為講究?梢韵胂,那時在印度能吃得上步羅果、檳榔、豆蔻、龍腦香及“供大人米”的,非富即貴。步羅果即是菠蘿蜜,一只大樹菠蘿蜜里面有許許多多枚果實,一百二十枚這個量著實驚人。檳榔、豆蔻、龍腦香都是香料。
印度人吃檳榔有個講究,把檳榔果切開,蘸上調(diào)料,用蔞葉包裹著放進(jìn)嘴里慢慢嚼吃,味道刺激,可以提神。豆蔻氣味香甜而微辣,它的豆莢帶有濃郁的薄荷香和姜香。可用于燉菜、手抓飯調(diào)味,也可用來泡茶,現(xiàn)代人還用豆蔻做蛋糕和布丁呢。
“供大人米”就是顆粒長而香濃的優(yōu)質(zhì)印度米。這種米傳說是眾神的糧食,原產(chǎn)地是喜馬拉雅山的山麓,在積雪融化的一片片梯田上,它形狀是纖長的,每一粒至少有6毫米長,煮前要稍為浸泡,煮熟之后會漲發(fā)成原來的兩倍那么大,有一股奶油的香味。玄奘每天吃的多是用這種米與馬乳、牛乳煮成的粥,非常營養(yǎng)。
印度人愛用香料拌飯,印度炒飯也是用這種米飯做原料,加入豌豆、杏仁粉、葡萄干和香料炒成的。估計玄奘也吃過這種無比誘人的素炒飯。作者:鐘潔玲【原標(biāo)題: 唐僧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