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1941年生于河南偃師市,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協主席。
張海書法真、草、隸、篆4體皆能,且以隸書、行書為最強。篆書得力于楊沂孫,行書出自“二王”,草書追張旭、懷素神韻,楷書以《張猛龍碑》為宗,隸書取《封龍山》碑之寬綽古雅、《禮器碑》之變化如龍舞,創作了自成一家的草隸的獨特風貌。張海先生還潛心研究漢代簡書,以行草飛動圓勁的筆觸,寫莊重醇厚之體,形成了他個性突出的草隸風格,為書界所公認。
張海的書法成就主要在于隸書。他的隸書有著裝飾性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形式美。評論界這樣評價他的隸書:“在隸書中走出一條個性之路,恐怕要比行草書困難得多,不變則失于泥古,變化不慎又成異端。張海沿著不失古法而求新的路子走了下去,以行草筆法蒼勁飛動之氣韻,寫漢隸渾樸醇厚之體勢,即形成人們稱道的‘張海草隸’,使他傲立于書法藝術之潮頭。”
縱觀張海書法的市場行情,他的作品2004年每平方尺大約為1000元~1500元,2005年為2000元~3000元,今年為6000元每平方尺,也就是說一個斗方(4平方尺)應在2.4萬元。從“中國書法家網”中的“書法超市”上展銷的今年張海作品的價格看,張海作品4尺整紙售價為5萬元,價格在市場上升得非?臁N覀兦也徽f遠,從2004年到2006年,兩年間已增5倍。
由于張海在中國書壇的領軍地位,以及書法上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其書法的市場行情持續看漲并不令人驚奇。然而,由于張海作品持續上漲,市場上張海的假作品也在不斷涌現,給投資者帶來很多麻煩。但張海作品真假還是比較容易辨別的,張海創作作品時,所用之筆均為長鋒硬毫筆,創作中變化多,運筆速度快;除了章法、結體、線條獨特之外,張海書法墨色的干枯濃濕變化非常豐富;創作均為一氣呵成,寫得非常生動流暢。假作品在這些方面的功力、線條質量等都是無法達到的,稍對張海作品有研究的人,基本上都能分辨出真假來的。
再者,由于張海先生潛心藝術,著書立說,對物質金錢看得很淡,他從不會自己將作品送去展銷拍賣。各地一些小拍賣行受利益趨動,將張海的假作品展銷拍賣,價格十分便易、誘人。但俗話說:“便易沒好貨。”這類東西,一旦投資失誤,損失非常慘重。望投資者在投資購買時一定要慎重。【原標題:書法進入“張海時代”――張海書法價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