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田中禾:我們處在一個文化垃圾時代

2013/7/5 10:49:14 點擊數: 【字體:


    【時間】10月28日
   
    【地點】田中禾寓所
   
    【背景】田中禾,唐河縣人,早年就讀于蘭州大學中文系。著有長篇小說《匪首》,中短篇小說集、《落葉溪》、《田中禾小說自選集》等。其作品《五月》曾獲全國第八屆短篇小說獎,一些作品以英、日、阿拉伯語譯介國外。現為河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記者:您活躍于中國文壇多年,您認為,當下的文學,正處在一個什么樣的狀態?
   
    田中禾:我認為,我們的文學正在呈現幾種趨勢:一是寫作的個人化,二是整個格調的大眾化,三是文化的垃圾化。這是個中性詞語,不帶貶義。當一切文學藝術的東西被當做商品去消費的時候,就必然會產生垃圾。
   
    記者:能不能這樣說,我們正處在文化垃圾化時代?
   
    田中禾:對。所謂文化垃圾化,就是消解文學藝術的神圣性,蔑視經典。從正面說,是時代的進步。它反映出個人自我價值的覺醒。
   
    記者:現在很多人不再讀經典也是一個問題,能成為經典的東西畢竟是好的。
   
    田中禾:所以,文化垃圾化的負面影響不能低估。當它消解了舊有的價值觀的時候,也消解了人類一些非常寶貴的精神。但是我們也不需要擔憂。因為這種狀況,歐美都已經經歷過了。比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藝術,正是歐美價值觀失衡以后,年輕人普遍迷惘所出現的一種現象。
   
    記者:說到迷惘,在西方有“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但是,那時出了很多經典作品。
   
    田中禾:是啊。但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是有差異的,一方面有它的共性,另一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民族傳統和文化背景。
   
    記者:就是說人家打碎了一個東西,又重建了一個東西。而我們是正在打碎,還沒有重建?
   
    田中禾: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文學曾經出現了一個有活力的時代。作家崇尚探索精神,開放吸收,創新觀念比較強。可是當前的主流文壇,已經喪失了創新精神,自覺地走入垃圾。
   
    記者:那么,我們如何才能讀到好的作品?
   
    田中禾:好的作品和作家當然還在不斷涌現,但不在主流,而在邊緣。比如莫言、張承志、王小波……他們的文學觀更純粹,非文學因素更少。
   
    記者:能說說您目前的情況嗎?
   
    田中禾:我還是那樣。大部分時間在書齋里。近幾年一直在寫長篇,有時候插上寫些隨筆,中、短篇。前幾天剛完成一個短篇。
   
    記者:能透露一下你的長篇嗎?
   
    田中禾:一個是《十七歲》,三年前完成了,還沒出手。另一個正在寫,暫定名是《二十世紀的愛情》,爭取年底或明年完成吧。這些都是個人體驗,私人情感,或者說是寫時代中的人性吧。□今報記者 劉小逡【原標題:田中禾:我們處在一個文化垃圾時代】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7-10-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