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淘書”
2013/7/5 16:48:50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中原古城南陽,有一條民主街,街南城墻根有一處大雜院,院后是廢品收購站的堆料處,堆著廢銅爛鐵、塑料盆桶、舊書爛報等。上世紀(jì)80年代,總有一位敦厚的中年人親熱地給看門師傅遞煙,笑談幾句就到舊書堆里東翻西找,挑挑揀揀。待滿頭大汗后,挑出一捆自己滿意的書籍資料,到業(yè)務(wù)處仨核桃倆棗地付點錢,就喜滋滋地走了。
這個中年人就是著名作家二月河。他從廢品站“淘書”,源于他向“破爛王”買書的故事。一天,二月河到街上遇到了一個收廢品的老漢,其人力車上有幾捆廢舊書報雜志,二月河喊停老漢,隨手翻了一下,翻出了一本《普希金詩選》,再翻,《魯迅的故事》,是本上世紀(jì)50年代印刷的書,接著翻,《李自成》、《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居然有《閱微草堂筆記》、《紅樓夢批注》等清人著作,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喜出望外。
二月河是個嗜書如命的人,看到好書就邁不動腳。老漢見他愛不釋手,就對他說:“這些舊書是論斤收購的,5分錢一斤,值不了啥錢,交到廢品站都糟蹋了,你喜歡都拿走吧。”二月河謝過老漢,執(zhí)意給了老漢兩元錢。老漢看到這人如此愛書,還慷慨大方,就說道:“你要想找更多的書,跟我到收購站庫房里去,那里面多得很。”
二月河更高興了,跟著老漢來到廢品站。二月河說明了他想選書的想法。“愛看書是好事,看有沒有你滿意的?你需要什么,隨便挑,盡管拿,不然的話,這些書馬上就毀了。”廢品站的師傅指著小山似的一大堆收購來的舊書爛報說。
二月河一下子撲到了書堆上,翻挑起來。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時近傍晚,看到二月河在書堆中滿頭汗水又灰頭灰臉的滑稽模樣時,師傅們不禁大笑起來,二月河手臉俱黑,好似李逵、張飛。就這樣,二月河僅用幾元錢就買了數(shù)十本書。
以后,二月河便成了廢品收購站里的“常客”,閑暇時都要去翻揀。他對那滿地的銅錢古幣、佛像羅漢、大刀古劍等不看一眼,只搜羅自己要的清代文史資料。他挑揀了《文達公遺集》、《聊齋志異》、《子不語》、《儒林外史》、《南山集》等,甚至還有《三圣經(jīng)靈驗圖注》、《文昌帝君惜字功罪律》、《推背圖》、《奇門遁甲》等宗教信仰類和江湖術(shù)士算命、相面、雜耍一些奇書。他后來說,那時真有點像一只饑餓的羊,到了一片草地見什么草都拼命吃。也有點“豬八戒吃人參果”,一口吞下,不見得人參果的營養(yǎng)就流失。看風(fēng)水陰陽宅之類的書真的就是垃圾書嗎?沒用嗎?不見得。他篤信開卷有益,只要是書就有東西可以學(xué),每本書里面都可以告知你所不知道的東西。
讀書讓二月河積淀了豐厚的文史哲素養(yǎng)。創(chuàng)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時系統(tǒng)地連綴貫串一下,也就成了有用的知識,譬如他寫到一個街頭算命瞎子,這些知識就用上了。在他的“帝王系列”里,俠、妓、盜、卜等三教九流,包括琴棋書畫、吟風(fēng)弄月、酒肆勾欄、說唱賣藝、抽賭狎妓、引車賣漿等清代社情風(fēng)俗,皆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可以說,廢品站里的“淘書”,也為他創(chuàng)作宏大繁雜的“落霞三部曲”奠定了堅實雄厚的基礎(chǔ)。
時間長了,收購站師傅們知道他正在“攻”清史,很是欣賞和敬佩,也樂意幫助他,新近收了書報,或有什么難得一見的資料,總是特意堆在一邊,等著二月河這個“常客”來“淘”一把。韓為卿 董志國【原標(biāo)題:二月河“淘書”】
責(zé)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wǎng) 2012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