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王中山古箏獨奏音樂會”在濱城區(qū)第六中學禮堂舉行。在由市音樂家協(xié)會、市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李倩古箏學校主辦的這場古箏獨奏音樂會上,王中山共彈奏了《鄉(xiāng)韻》、《臨安遺恨》、《漁舟唱晚》等八首曲目,彈奏中,全場觀眾悉心聆聽,每當彈奏完一首曲目,全場都會爆發(fā)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對于王中山,大家可能不陌生,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河南南陽人。自幼習箏,有深厚的河南箏曲基礎。王中山的演奏技法嫻熟、飄逸灑脫,音色柔美而亮麗,音樂表現(xiàn)細膩、傳神、無論是韻味獨特的傳統(tǒng)箏曲或者技巧復雜的各類現(xiàn)代箏曲,均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原曲風貌。王中山現(xiàn)執(zhí)教于中國音樂學院,兼任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古箏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
在音樂會中場休息時刻,記者采訪到了王中山先生,他那種幽默、灑脫的性格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記者問題,王中山先生結(jié)合自身的見解做出了詳細解答。
>>古箏是女人彈的?影視劇起了“誤導”作用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古箏大多是女性彈奏,在靜謐唯美的畫面中,一位古代的美女坐在花間彈奏古箏,周圍文人墨客靜心欣賞。這是每當說起古箏,人們腦海中大多都會在第一時間呈現(xiàn)出的畫面。作為一個男性古箏演奏家,王中山幽默地給記者做出了回答,作為箏拍五大流派之一,傳統(tǒng)箏,山東非常棒!山東箏派最主要的幾位大師,趙玉齋,韓挺貴、趙登山、黎連俊都是男的。
在受邀參加湖南衛(wèi)視《天天向上》時,主持人也問過他類似的問題,王中山是這么回答的:“女的,都是男的教出來的”。
“我老師的老師,都是男的,老師那代,已經(jīng)有女的進來,到我這代可以說已經(jīng)是男女對半,再往下,大都是女的了。”王中天先生幽默地對記者說道。王中天告訴記者,對于這一點,很多影視劇中,大量的運用女孩作秀,做為道具,加之古箏修長,女孩穿上古裝坐在那彈奏,確實很美,現(xiàn)實生活中,搞文藝的女孩也多,音樂學院里也是女孩多。
>>走遍大江南北,我就是要展現(xiàn)古箏中男人的風骨
王中天先生說,在他所彈奏的曲目中,《臨安遺恨》彈就是岳飛的那種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那種氣概。他先后舉辦了300多場演奏會,全國除了西藏沒有去,幾乎全部走遍。出來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告訴觀眾,真正聽男音樂老師的表達力以及音樂的深刻性,還是很有獨到之處的。
同時也是帶著一種使命感,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男孩子們,我們在舞臺上,也不是女里女氣的,照樣有男人的風骨。“爭者,箏箏然也”,古箏就是音響命名的,他并不是大家想象的一定屬于女性。
王中山經(jīng)常到各地進行演出,對此他告訴記者,全國的高級教材許多都是由他主編的。“既然寫著我名字,在各地做一下示范演奏也是理所當然的”,王中山對記者說。
對于現(xiàn)在的藝術(shù)熱以及音樂考級情況,王中山告訴記者,還是按照考級教材,循序漸進,提醒家長不要讓孩子為了考級而考級,讓孩子踏踏實實地提升音樂素養(yǎng)。(記者 李成強 徐志強)【原標題:王中山:展現(xiàn)古箏中男人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