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
“演戲我可以說是科班出身,”賈文龍說,他老家在河南林州,由于特別喜愛戲曲,1974年他10歲時就考入了當時的林縣豫劇團。在劇團學戲、演戲10年后,為在戲劇表演上求得更大發展,賈文龍毅然放棄劇團的工作,于1984年考入安陽地區戲校(現為濮陽市戲校),開始了更為系統的戲劇表演和學習。1987年,賈文龍從戲校畢業時,參加全省10所藝校的聲腔大賽,憑著《洼洼地里好莊稼》和《程咬金照鏡子》兩個精彩唱段,榮獲金獎第一名。憑著很強的實力,他被分配到濮陽市豫劇團。從此,賈文龍如魚得水,相繼主演了古裝劇《劉邦與蕭何》、《巧縣官》及現代戲《能人百不成》等劇目。
1992年,《能人百不成》參加河南省第四屆戲劇大賽榮獲優秀劇目獎,賈文龍獲優秀表演獎。2001年,根據濮陽西辛莊村官李連成的真實事跡創演的《村官李天成》,由省豫劇三團和濮陽豫劇團聯合打造,并由賈文龍擔綱主演。為藝術再現這一人物形象,賈文龍深入體驗生活,為演好“拉車”一折甚至磨破雙膝。
天道酬勤
賈文龍主演的《村官李天成》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他本人憑此榮獲“文華表演獎”,并名列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榜首位置。目前該劇已演出300多場,紅遍了大半個中國,并被拍攝為電影。
談及這些,賈文龍稱他只是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績”,同時這主要得益于豫劇特有的表現形式:“通俗易懂,剛柔并濟,剛強之處有如黃河之水肆意奔流,細膩之時則如小橋流水潺潺流淌”。
今年40多歲的賈文龍已有30多年的豫劇表演經歷。賈文龍說:“豫劇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博大精深的豫劇“是老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也是河南的文化品牌,作為一名豫劇演員,他必須付出更多心血,更好地去傳承。
“壓力更大,動力也更大”
現代戲《村官李天成》的成功恰似一座藝術高峰,會不會給賈文龍今后的藝術創作帶來壓力?面對記者的問題,賈文龍坦言“壓力更大”,但“壓力更大,動力也更大”,賈文龍言語中透出更多的是自信和堅強。而對于豫劇藝術的未來,賈文龍說,隨著河南電視臺《梨園春》的成功運作,豫劇等本地戲劇劇種的市場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更多有識之士的關注和努力,我相信豫劇的明天會更好”。
采訪中,如今身兼省豫劇三團副團長、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的賈文龍告訴記者,去年他又投入了18集戲曲電視連續劇《山里的漢子》的拍攝工作,該劇是迄今為止我省拍攝的最長的一部戲劇電視劇,他在劇中飾演男主角王順昌。目前該劇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他希望大家對他的表演能提出更多更好的寶貴意見。(本報記者王春生魏新偉)【原標題: 賈文龍:生命中不可缺少豫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