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2013/7/11 17:11:51 點擊數: 【字體:

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2005年元旦前夕,市委書記連維良來到利民公司視察,對該公司近幾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卞新忠/攝)
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1999年春節前夕,省四大班子有關領導到利民公司慰問。(卞新忠/攝)
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金。ㄓ遥┑嚼窆局笇Чぷ。(卞新忠/攝)
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劉文新(左一)與日本客商洽談。(章永江/攝)

 劉文新原來是個出色的文人、作家,現在是一個出色的、優秀的企業家,他到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任職以來,與企業同甘苦,共生存,3年內使一個累計虧損3500萬元的倒閉企業起死回生,6年使這個企業突飛猛進,并且一年一個臺階大踏步發展,2004年公司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向國家上繳利稅800多萬元,全廠1000多名在職職工過上了小康生活。職工們說他是“群眾的貼心人”!公司中層說他是“真共產黨”!老干部說他是“三個代表”的踐行者!最近,劉文新作為發展企業的有功之臣,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1998年5月28日是劉文新到利民公司上任的日子,他對全廠職工說:“進了利民公司的門兒,就是利民公司的人兒。”這雖然是個普通的日子,但全廠職工都記住了這個日子。6年后的2004年5月28日,職工代表自發為劉文新擺宴席慶賀,感謝組織上給他們派來了好帶頭人……

  利民公司過去曾是一個好企業,它一度輝煌過,然而,20世紀90年代初,利民公司開始走下坡路,1993年至1997年企業形勢急驟下滑,1997年至1998年滑入谷底,年虧損數百萬元,累計虧損3500萬元。全廠1000多名在職職工一年多未發工資,1000多名離退休干部半年未發工資,拖欠職工的醫藥費長期不能報銷。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因交不起水電費,公司家屬院數月停水停電,晚上一片漆黑。全廠職工紛紛跑到對過的消防支隊找水吃。還有一部分職工靠政府每月補貼的一袋白面維持生活,有的職工甚至上街撿拾菜葉吃,長期的苦難迫使職工集體多次跑到市委、市政府上訪求助……

  劉文新是一個敢于接受挑戰的人。當時,作為市委派遣到這個企業的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考核領導小組組長,他目睹了這個企業的混亂和無序,親身體會到了職工的疾苦,深深地感覺到這個企業已到了不治理不行的地步。

  劉文新是個遠近聞名的作家,大學畢業后到地區文化局搞專業創作,后擔任市文聯副主席,已先后出版散文集4部,并且擔任了電視劇《農民的兒子——史來賀》、《太行公仆——吳金印》的編劇。對文學有深厚造詣,與史來賀、楊貴、鄭永和、吳金印等有過多次接觸的他決心到市場經濟的大海里暢游一番。

  當組織上征求劉文新的意見時,他說,哪個企業最亂就到哪里去,但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組織上會派他來利民公司。誰都知道,現在的行政人員幾乎沒有人愿意調到企業,到企業,就意味著較多利益的丟失,若經濟效益不好,連飯碗都成了問題。劉文新主動斷了自己的后路,進利民公司的當月,他就把手續、工資關系辦到了公司,將自己的命運和2700多名職工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走進公司,劉文新強烈地感覺到:全廠職工的眼睛都在看著他,他是一個焦點。懷疑、擔心、期望的目光同時向他襲來。劉文新深入到廠房車間、家屬院,和離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職工家屬親切交談,與在這里工作多年的有功之臣們共商良策,理清脈絡,找出問題癥結所在。職工們感動了,憑直覺判斷劉文新是來拯救大家,來拯救這個企業的,不是來鍍金的,他們一個個地向劉文新掏出了積攢多時的心窩里的話。

  在首次全公司中層干部和職工代表大會上,劉文新向職工立下了軍令狀。他用他洪亮的聲音向大家開宗明義:“進了利民公司的門兒,就是利民公司的人兒!我劉文新既然來了,也就不打算走了。從今天起,利民公司的前途就是我的前途,利民公司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與利民公司是一根線上拴著的兩個螞蚱,我和利民公司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渾然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劉文新的一番表白一下子抓住了與會者的心。劉文新又步步深入地講:“要生存,求發展,不能只靠我一個人,只有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才能謀求發展,大家的利益才能得到根本維護。希望我們挽起手來,共同成就利民公司!”劉文新的一番話,博得了在場職工的陣陣掌聲。劉文新抓住了這個收服人心、穩定局面的好機會。

  劉文新日夜分析和探索制約企業發展的癥結所在,他很快理清了起死回生的發展思路:1.抓大放小,抓主導產品乙炔瓶;2.減員增效;3.馬上恢復生產。劉文新認為:企業存在的根本是創造財富,在企業就是要以效益論英雄,對創造財富的職工不能求全責備。“能者上,庸者下,效益第一,養雞下蛋”。不干活的要靠邊站。

  劉文新首先對公司進行了大手術,對行政科室進行裁員,將原來的29個處室精簡為13個,406個科室人員減至107人,實行了人員分流,有的下了車間,有的去搞三產,有的自謀職業。劉文新還打破了用人標準,對公司中層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

  緊接著就是融資啟動生產。啟動生產需要大量的流資,可是,眼下利民公司既欠銀行的貸款,又欠內部職工的集資,已成為“內外失信的村莊”。銀行貸款已不可能,再提職工集資談何容易﹖職工已有些害怕。

  劉文新多次深入到職工群眾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他誠懇地說:“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生存,要發展,靠誰,靠我們自己!希望大家再給公司新班子一個機會。”

  劉文新又組織召開了班子成員會,動員大家帶頭融資,正在開會的時候,辦公室進來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蘇峰,已經有70多歲了。他原本是一個放牛娃,后來跟了共產黨,打了無數次仗,是一個“三八”式老干部,身上還有幾個彈片至今沒有取出來。進門后,蘇峰把懷揣的1萬元錢從胸襟內取出,遞到劉文新手里,他說:“我相信你。”

  蘇峰的舉動感動了班子成員,感動了全公司。班子成員你2萬,我3萬,職工們雖然沒吃沒喝的,還是踴躍拿出救命錢,鼎力支持公司。很快,公司湊齊了38萬資金,恢復了生產。

  劉文新對大伙兒講:“我們現在是星星之火,將來可以成為燎原之勢。”劉文新充滿信心地對班子成員講:“職工對我們的信任,我們要倍加珍惜。首先我們要帶頭過緊日子、苦日子、窮日子。公司的領導班子成員、全體黨員、干部要管好我們的嘴,管好我們的腿和耳朵。”

  劉文新帶頭不喝酒、不吸煙、不吃請,業務來客不陪。他每天騎著自行車上班,他還多次下到車間勞動。原來公司的產品裝車都是出錢找人裝,現在改為干部以義務勞動的形式解決,這一下既樹立了公司領導形象,又節約了生產費用。原來公司每月電話費超過1萬元,現在壓縮至5000元以下。汽車用油按公里計算,嚴格把關。

  劉文新原來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學生,國家恢復高考后他考上了大學。知識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又用知識改變了利民公司的命運。他從生活中的英雄人物史來賀、楊貴、吳金印、鄭永和身上汲取了政治力量,憑借自身豐厚的生活底蘊,一步步把企業領出了沼澤地。他是一支火把,照亮了企業發展的路……

  劉文新到利民公司的當月就給全廠職工發了工資。還給離退休老干部解決了3個月的醫藥費。職工們議論說,這個經理是真心來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兩個月后,職工聯名給市領導寫信,表揚劉文新。市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專程到利民公司看望,對劉文新到公司后的工作開局表示滿意,并決心大力扶持。

  劉文新備受鼓舞,他召集技術人員,對主導產品乙炔瓶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革。乙炔瓶填料中有各種化學成分,石棉、玻璃水等,在定型、烘干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用電。所以,公司每月電費貴得驚人,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要卸掉這樣的包袱!劉文新給工程師出主意說,能否把電換成煤進行試驗,用熱風爐烘干代替電風干。他們參觀了封丘縣某單位一個廢棄不用的小熱風爐,依樣設計后在生產車間進行了試驗,結果可行。他們就又制作了一個大的熱風爐試驗,效果更好。這樣一來,乙炔瓶生產成本一下子就降了20多元錢。這一嶄新的生產工藝投入使用后,利民公司的市場一下子打開,乙炔瓶產量大增。而這項改革發明創造了乙炔瓶生產歷史上的奇跡,獨領全國乙炔瓶生產廠家之先河,為公司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緊接著,劉文新又組織人員決定對乙炔瓶石棉填料進行改革。原來,乙炔瓶生產廠家在我國僅有4家,在美國還有較大市場,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這是一大優勢,但瓶內填充料石棉屬致癌物質,達不到出口的標準,這又成為一個缺憾!利民公司首家在國內搞乙炔瓶填料無石棉研制。結果,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達到了出口美國的標準。2002年年底,這項研究成果通過了國家鑒定。2004年國家質監局下達文件,要求在全國推廣利民公司的環保型乙炔瓶產品,利民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又一次獨領全國同行業風騷。

  利民公司的經濟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迅速步入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2001年3月,利民公司由一個年虧損數百萬元、累計虧損3500萬元的瀕死企業起死回生,一舉扭虧為盈,當年盈利42萬元。2002年,拖欠職工的工資、離退休職工的醫藥費、職工集資款分期分批基本還完。

  劉文新感慨地說,利民公司走了很遠的路,職工集體上訪的時代早已宣告終結,這對我公司來說是個奇跡。6年來,我們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依靠職工的信任,降成本、抓市場、搞創新,采取盤活存量資產,不斷產生新的血液的方法,從而為企業打翻身仗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目前,利民公司1000多名在職職工月平均收入千元以上。劉文新及他所帶領的公司領導班子真正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支持。公司擴大再生產,需要再次融資,公司向職工發出了通知,采取自愿的原則,結果一周內集了300多萬元。公司講誠信,職工可以多得利息,何樂而不為呢﹖利民公司和他們的職工完全翻了身。同時,職工的工資一次次再調整,一線職工的收入一次次再增加,離退休老干部和職工除去日常收入外,還增加了生日費、書報費、旅游費。全體職工都很滿意。

  這樣一組喜人的數字有力地證明了利民公司的過去和現在——

 。保梗梗纺,利民公司的總產值是1675萬元,銷售收入完成1609萬元,年虧損650萬元;

 。保梗梗改,總產值2185萬元,銷售收入完成1975萬元,年虧損580萬元;

 。保梗梗鼓辏偖a值3291萬元,銷售收入完成2450萬元,年虧損452萬元;

 。玻埃埃澳,總產值3901萬元,銷售收入完成3241萬元,年虧損355萬元;

  2001年,總產值5562萬元,銷售收入完成4503萬元,年盈利42萬元;

  2002年,總產值6246萬元,銷售收入完成5434萬元,年盈利61萬元;

  2003年,總產值8562萬元,銷售收入5893萬元,年盈利108萬元;

 。玻埃埃茨,總產值10727萬元,銷售收入8836萬元,年盈利142.5萬元。

  年平均增幅在20%~40%之間,上繳利稅較1998年增長了10倍多。

 。玻埃埃澳,利民公司恢復了中斷6年的產品定貨會,這次在洛陽市召開的全國性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戶客商參加,會上共定貨13萬只,國家質監總局的領導也前來參會祝賀。2002年,利民公司又把定貨會地點定在了美麗的風景區——張家界,這次,由于利民公司的知名度增加,定貨商增至500多人,共定貨16萬只。

  現在,利民公司的產品一直是零庫存,每天到公司拉貨的車隊排得長長的。這一前所未有的現象成了公司職工們喜悅中的煩惱。喜的是公司的產品供不應求,這能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憂的是銷售人員總是為客戶供不上貨而發愁。一線車間生產線的瓶子還未出爐,就像漂亮姑娘一樣早早就許了人。這不,有一個銷售人員是2004年2月定的貨,7月份才給人家供上。實在等不及的還得找劉總批瓶。利民公司的產品銷往北京、沈陽、寧波等全國各地,在全國市場的產品覆蓋率達到45%以上。

  生產線上的職工們更是忙得不可開交。由于是計件工資,多勞多得,工人們都搶著干活,有的到了退休年齡也不愿下火線,還愿意多干幾年。職工的生產安全系數大幅提高,工人生產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連車間外都種上了草和鮮花……

  利民公司的產品未變,人也未變,但是,他們在劉文新及公司班子領導下,使企業由亂到治,一次次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完成原始積累過程后不斷提升,把企業推向市場經濟的尖端,多次實現新的跨越……

  現如今,隨便問一位利民公司的職工,他們都會講,我們很自豪。原來我們連工資都發不下來,基本生活難以維計。劉總來了就給我們發工資,一開始我們職工每月發200多元,現在發1000多元,這在新鄉市可算得上是中上等了。

  我們自行設計制造的熱風爐已成功運行4年有余,單這項費用每年就節約200多萬元,我們冒著新的風險,投入80萬元,在全國第一家購進實時成像系統,對乙炔瓶的X射線探傷工藝進行改造,保證了產品質量。

  過去,我公司乙炔瓶生產年設計能力是10萬只,經過內部挖潛,擴大現有資源的利用率,我們已經突破設計能力的50%,2004年乙炔瓶生產總量達到15.6萬只。今年春節我們不休息,日夜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

  劉文新42歲來到這個公司,他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傾注給了公司,他是我們的好班長。他來的時候,公司產品只有十多種,現在已發展到40多種。

  他還為職工新蓋了7幢家屬樓,讓700多戶職工和家屬都搬進了新居;公司發展了,職工受益了,劉總的雙鬢卻增添了不少白發。

  銷售是企業的龍頭,劉文新到公司以來,每年都出臺新的銷售政策和辦法,對企業發展進行前瞻性的決策。

  職工張俊卿患上了職業病,劉文新到家中慰問,每次去都帶上慰問品。離休干部來昭周愛人沒工作,最近又得了病,劉文新就特事特辦,為他特批500元用于治病。

  為了安撫軍轉干部的思想,促使企業穩定,2003年,劉文新及時給職工張興仁解決了拖欠的醫藥費1萬元,感動得他當時就掉了淚。

  老職工、老勞模周玉蘭擔任著公司家屬院居委會主任,年輕時她因工傷失去了一只胳膊,劉經理幾次安排人跑到鄭州,為其定購安裝了假肢。

  劉文新為職工辦了許多好事和實事,對于利民公司這個企業他了如指掌,情有獨鐘,作出了突出的成績。劉文新連續三年被評為“市優秀共產黨員”,連續三年獲得市政府工業經濟激勵約束機制獎,獲得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2003年,利民公司獲得全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和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對于利民公司的發展,劉文新用了一句文人的話來形容,他說:在許多國有企業紛紛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利民公司堅持以人為本、事在人為的原則,在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走了上坡路,它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人重新站立起來了……

  利民公司的各個處室、每個職工都了解劉文新的故事,職工們議論說,他對職工好,是永久牌的,不是飛鴿牌的。贊美他用啥詞都不過分,他用默默的奉獻為自己編織了一個耀眼的光環,無聲地滲透到職工的血液之中……

  日前,記者專程采訪了利民公司全體干部和職工代表,從他們真切的話語中,記者時時被劉文新和他帶領的公司領導班子的奮斗歷程感染著,激勵著。他們以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請看利民公司中層干部和職工代表對劉文新的評價:

  “劉文新放著鐵飯碗不要,來到這里與職工風雨同舟。沒有他,就沒有利民公司的今天。跟著他干我們無怨無悔。”幾個職工代表爭著對記者說;

  “感動利民公司的第一個人是劉文新。劉文新是我們離退休職工的主心骨!利民公司的領導班子是值得信任的班子!”公司離退休職工楊海山說;

  “劉文新具有儒將風度,企業家的氣質!愿他帶領利民公司職工走向新的輝煌!”銷售處的盧炳章在新的一年來臨之際說出了他的希望;

  “6年來,劉文新帶領我們改變了公司的面貌。在全市的企業中,我們的形勢不算最好的,但是,我們會一年更比一年好。”后勤處姚處長這樣說;

  “劉文新是求真務實的好典型,‘三個代表’的踐行者,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職工代表劉國才這樣總結;

  年輕的科技人員趙全新說:“劉文新創造了利民公司的企業文化,塑造了利民公司的企業品牌!”

  老工人、老勞模李春和兩眼噙著淚花,用他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利民公司全體職工的心聲,他說:“劉經理,您放開手腳大膽地干吧!我們工人相信您、支持您!”

  日前,記者又有他事赴京。在飛速行駛的列車上,記者再次打開了劉文新所作的散文集《睜開睡眼的遠山》。從他那樸實、優美的字里行間,記者仿佛看到一顆火熱的心在“遠山”上跳動,仿佛看到一輪朝陽從利民公司冉冉升起。記者不禁感嘆,劉文新不就是托起利民公司“朝陽”的領頭人嗎﹖

  
    在本文即將結束的時候,記者默默在心中祝愿:祝愿利民公司像《睜開睡眼的遠山》上的一輪朝陽,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驹瓨祟}:托起朝陽的人——記市優秀共產黨員、新鄉利民機械工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劉文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先鋒網 2005-02-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