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小說《好爹好娘》,在讀者中引起了熱烈反響,短短的幾個月里銷售2萬冊。一本關于反腐倡廉的嚴肅小說竟吸引了看慣通俗小說的讀者的注意,是業內人士始料未及的。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長篇小說《好爹好娘》作品研討會”上,這部作品同樣得到了40多位文學評論界知名人士的肯定和好評,并指出“該小說的成功是作家侯鈺鑫數十年來堅持扎根于基層,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態度的成功,是直面現實的斗士精神的文學創作者的勝利。”
《好爹好娘》是河南作家侯鈺鑫“好”字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著力塑造了縣委書記孫浩的形象,通過他耳聞目睹的生活斷面,作家著意刻畫了從省領導到縣鄉村干部,從普通農民到個體戶、落魄作家、醫生、記者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真實傳神。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苦
難的感悟和思索,對人性的體察和研究,對腐敗的批判和鞭笞。
著名評論家孫蓀說:“‘好’字是侯鈺鑫的文學選擇,這個文學選擇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作家毫不暖昧地敢于寫出時代沖突,張揚自己的政治理想,從審美上作出堅定明確的態度,強烈的明暗對比和二元對峙,莊嚴崇高,朗朗正氣。藝術上的處理,把20世紀70年代的英雄業績挪到20世紀90年代來用,顯見作家一番苦心。”
著名評論家蔡葵說,侯鈺鑫有很強烈很可貴的平民意識,從《好風好雨》中為山區人民吶喊,到《好爹好娘》的后記,都是明顯的例證。
侯鈺鑫承認《好爹好娘》的創作源于黃土地給他的靈感和勇氣,《好爹好娘》是試圖通過對太行山上一偏遠貧困鄉村的剖析,塑造出那些想追逐理想的農民形象。【原標題:京城文藝界盛贊《好爹好娘》,河南作家侯鈺鑫贏得一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