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喬裝打扮,沒有左右護駕,更沒有光鮮亮麗,一身黑色的素裝,一雙運動鞋,搭在肩上的雙肩包,藍色的保溫水壺露在外頭。
劉震云就如一個漫游途中的背包客,跨著平實的步子踩進了會場。“我以為會是個桌子,原來是個沙發。那我一定得舉著這個話筒了。”上周六,杭州師范大學敘倫廳一直沉浸在這樣輕松而笑聲不斷的氛圍中。這位當代著名作家和200多名讀者侃侃而談。
一個多小時講座,觀眾笑了100多次
當晚講座的主題雖是“漫談我對文學的理解”,但一開題,劉震云從當代中國和中國人的現狀剖析側入,又對中國幾部名著的主要角色進行了個性解讀,觀點犀利,語言幽默。一場兩個半小時的講座,觀眾至少大笑了100多次。
他說《西游記》里的妖怪是“神二代”,戲說《紅樓夢》里賈寶玉最喜歡吃女人臉上的胭脂。面對讀者提問,他的回答通常愛打比方。讀者請他談談莫言獲獎的感受,他回答道:“莫言獲獎有很多人打電話問我感受,好比我哥娶嫂子,洞房花燭夜問我的感受。”聽到這里,現場已是一片掌聲,大家都笑成了一團,于是,他頓了頓說:“我的回答是, 祝他愉快。還有人馬上說,你也到了結婚的年齡了,我說我不急。”現場又是一陣笑聲和掌聲,當有學生問到“中國作家已經走向世界了嗎”,他大手一拍,反問:“杭州師范大學是世界的一部分嗎?如果是,我今天就走向世界了。”
又有一位杭師大的女生問起了他對《溫故1942》這本書的情結,他說今年已拍攝完,11月底就能在大陸和香港上映了,隨后是一陣對老友馮小剛的溢美:“馮導演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偉大導演,拍商業片,卻沒有商業元素,沒有暴力,沒有SEX。有的導演用吃奶的勁,把奶都露出來了,還不行。馮導演不吃奶、不露奶,票房最高,他一定是看到了電影之外的一些東西,我覺得他是中國有可能成為世界級大師的,他是一個不斷在進步的導演。”
食堂吃飯,冬瓜螃蟹湯換成了番茄蛋湯
微博上劉震云曾評價自己是一個簡單的人。一個不愛占別人便宜的人。總而言之,是個老實人。
杭州師范大學的王老師說,其實當晚6點,劉震云才趕到杭州師范大學,晚飯就是在學校食堂松和園吃的。他吃得很隨意,也很快。幾個菜,劉震云每個都吃,最喜歡的是竹片鴨。王老師說:“他只主動要求換了一個菜,把冬瓜螃蟹湯換成了番茄蛋湯。他說,還是清淡的,最簡單的菜吃著舒心。”
雖然是在學校開講座,但是年紀大的讀者還真不少。
一對50多歲的夫婦揣著相機,拿著紙和筆,也成了好學的學生。工作和文學不搭邊的夫婦倆格外喜歡劉震云的小說。
“從《手機》這部電影知道劉震云的,后來就找了小說來看。一看就喜歡上了,他小說里的語言,怎么看怎么舒服順暢。我們能坐一個下午,順順溜溜看完一部小說。”漫談會上,雖不如學生積極,但他們在劉震云的話接上幾句,或是兩人相視一笑。“他本人和小說一樣,感覺親切,樸實。就像平時我們晚飯后散步,路上遇上一位朋友,談得很開心。”
現在的年輕人面對諸如裸婚、蝸居之類的社會現狀,但他鼓勵熱愛文學的下沙青年:“再兵荒馬亂也沒有唐僧亂,唐僧一路上還面臨被吃掉的問題,所以你堅持文學信仰,比唐僧去西天要容易些。世上無難事,本沒有什么事業,只存在瑣碎,一個人堅持重復做一件事,往前做就會成為特別優秀的人。”
杭師大想請他當客座教授
能邀請到如此重量級的作家來杭師大做講座,讓學生與名家面對面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杭州師范大學國際動漫學院副院長夏烈認為,讓現在的大學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學,或者當代文學的重點和精神在哪里,是今天大學文學教育的重點。
“劉震云非常幽默、睿智,有思想的厚度,但對當代社會、當代熱點、當代的媒介一點不缺乏自己的敏感,所以他的小說角度往往是非常精準、刁鉆,你看他每一本小說,抓的都是新的東西,比如《手機》,通過我們大眾的日常的媒介寫出當代中國社會的一種人際關系和人性的變化,這樣的作家既厚重,又尖銳。”作為當代文學評論家和出版人的夏烈告訴記者。
劉震云在講座過程中,屢次表揚杭師大學生的文學修養,并表達“應該來這所學校教書”。夏烈表示也十分想邀請劉震云來學校當客座老師,讓大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聆聽名家的文學經驗和思想成果,多點對人生、對文學、對世界更好的認識。【原標題:劉震云鼓勵青年堅持文學信仰:比唐僧去西天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