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劉震云的“兩個舅舅”

2013/7/12 11:35:49 點擊數: 【字體:

    近日,著名作家劉震云在新書發布會上說:“兩個舅舅是對我影響很大的人。一個教我一輩子就干一件事,于是我就一輩子‘編瞎話’;另外一個教我做事要慢,所以別人作品寫三個月,我要花三年,并不是手藝比他們好,只不過用的時間長一些,這就是我寫作的秘訣與訣竅。”

    劉震云很忠實地踐行著舅舅的教誨,舅舅說“一輩子干一件事”,他就目不斜視,心無旁騖;舅舅說“做事要慢”,他就扎扎實實,穩穩當當,在“編瞎話”的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輝煌。出道至今,從《一地雞毛》到《溫故一九四二》,從《手機》到《我叫劉躍進》,從《一句頂一萬句》到《我不是潘金蓮》,大作迭出,好評如潮,獲獎連連,名滿天下。而且錢也沒少賺,在“2011中國作家富豪榜”上,他以160萬元的版稅收入,名列第26位。這就是所謂名利雙收吧。

    作家大都是聰明人,博學多識,思路敏捷,有的甚至是天才,日成萬言,倚馬可待,而劉震云卻對自己的聰明不那么自信,他曾在新浪網上說:“我最大的聰明是知道我自己笨。在我看來,重復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專家,做重復的事特別專注你就是大家。就這么簡單。”他還有一段金玉之言:“世界上有一條大河特別波濤洶涌,淹死了許多人,叫聰明。許多人沒有在愚蠢的河流里淹死,都是在聰明的河流里淹死的,真正的聰明是愚公移山。”

    看來,因羨慕劉震云聰明而想吃作家這碗飯的人會大失所望了。但劉震云也很慷慨地介紹了他的兩個舅舅的經驗之談,文學后進們如能深刻體會,認真琢磨,身體力行,堅持數年,即便當不了劉震云那樣的大作家,在文壇占上一席之地還是沒有問題的。這兩條經驗,先說“一輩子就干一件事”,這恐怕不僅是作家,也是所有行業成功的不二法門。魯迅、巴金、老舍,一生寫作,專心致志,直到晚年仍文思泉涌,佳作不斷。劉震云呢,從15歲寫到現在,30多年沒動窩,做官、下海、出國、炒股,這些熱鬧他從沒參與過,老老實實一直在“編瞎話”,“苦心孤詣”“殫精竭慮”,就是“笨”點,也沒有不成功的道理。天道酬勤,水滴石穿,到他這兒也不會例外——況且他還不是真“笨”。

    再說“慢工出細活”。這是“編瞎話”的基本經驗,也是時下一些作家最不愛聽的一句話,他們每以“高產作家”為榮,比著誰出的書多,誰出的書厚,誰寫的書快,誰著作等身了,可是就是不比質量,不比思想性與藝術性,不比在讀者中的影響。所以,很多作品出得很快,又很快就被讀者和文壇遺忘,就像流星一樣。還有的作品干脆無聲無息,直接從出版社拉到廢紙化漿池。時下,我國每年出版長篇小說已達4000部之多,還不包括眾多網絡作品,數量絕對是世界第一,可說到質量就不敢恭維了,因為粗制濫造,急于求成,不肯精雕細琢,罕見精品佳作,大部分作品都是平庸之作,甚至是垃圾作品,幾乎沒有任何影響,這是作家也是文壇的悲劇。

    或許是旁觀者清,劉震云的兩個舅舅盡管不懂文學,卻悟出足以指導文學創作的兩條重要但又很平常的經驗,這也使我想起歌德當年對雨果的多產和粗制濫造的批評:“他那樣大膽,在一年之內居然寫出兩部悲劇和一部小說,這怎么能不愈寫愈壞,糟蹋了他那很好的才能呢?我們并不責怪他想發財和貪圖眼前名聲,不過他如果指望將來長享盛名,就得少寫些才行。”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吧。陳魯民【原標題:劉震云的“兩個舅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福建日報 2012年11月30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