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詩人在他愛用或自創的詞里往往藏著他個人的隱秘,他自己不說出,別人又不知道,只能使讀者、評論家和注釋家各自去猜,各有說法,甚至成了不解之謎。其實只要不影響審美,也不一定非要弄得那么清楚明白不可。
唐代李商隱的詩就很典型,他的詩中難解之處甚多。近期蘇雪林女士與張索時先生相繼經過歷史考證,發現李商隱有270首都是戀妃詩。即李商隱戀上了唐文宗的歌舞嬪妃盧飛鸞、盧輕鳳姊妹。盧氏姊妹慕修道的神仙才子李商隱之名,托入觀修道的宮女訪來宮里,開始了隱秘戀情。鸞、鳳贈給李商隱五十弦的錦瑟,李商隱回贈給她們玉盤。后來唐文宗的寵妃楊賢妃發動了清宮行動,“搜檢曲江離宮,翻出不明來歷的玉盤,盧氏姊妹不肯吐露真情,雙雙投宮井了卻一生”。(張索時《里爾克的繡球花與李商隱的牡丹》)她們用生命保護了李商隱。這樣一來,詩與史一結合,就真相大白了。李商隱詩中的錦瑟、五十弦、玉山、牡丹等等暗指就都不難理解了!驹瓨祟}:破譯李商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