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傾盡心力傳承常派藝術

2013/7/15 11:07:57 點擊數: 【字體:

傾盡心力傳承常派藝術

   在我省戲劇界,身為省豫劇一團副團長的青年豫劇表演藝術家王惠,近年來以高超的演技及敢于創新的勇氣引起廣泛關注。6月6日,在鄭州舉行的王惠收徒儀式上,她招收了包括我市豫劇團青年演員王清在內的6位新徒,儀式結束后,記者對王惠進行了采訪。

   記者:此次收徒您特意強調“弘揚大師(注:指豫劇大師常香玉)精神,繁榮梨園春色”,請您談談當初是如何走上戲曲表演道路,又如何與常派藝術結緣的?

    王惠:1975年我考上省戲曲學校,當時常老師(指常香玉,下同)任學校校長。從那時開始,我就不斷地學習、模仿常老師的唱腔、表演。畢業后我進入省豫劇團工作,和常老師有了更多的接觸。1995年9月6日,常老師正式收我為徒。

    記者:作為常大師的親傳弟子,您認為常派藝術的精髓在哪兒,您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王惠:在常老師的一生中,她一直把“戲比天大”當作人生的目標和信仰來追求,我認為這也是常派藝術的根基和精髓所在。在收我為徒時,常老師就叮囑我:王惠,只要入咱常家門,只要上了舞臺,天大的事也沒有戲大。在以后跟隨常老師學習時,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常老師的人品,她在為人方面的嚴謹、樸實和無私奉獻,都讓我終生受益。

    記者:您從一名青年演員很快成長為公認的豫劇表演界一位中青年領軍人物,您怎樣看待收徒傳藝這一戲曲界的“傳統”?

    王惠:收徒授藝、薪火相傳,這是我們戲曲藝術界的一個好傳統。我今年40多歲了,相對于老一輩藝術家和更年輕的演員,我在年齡上有一種承上啟下的感覺,對于從前輩那里學到的東西,我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發揚下去。我現在收徒,也深感功力不足,我會和這些更年輕的演員們一道,認真演戲,切磋技藝,共進共勉。作為常派傳人,我希望她們的加入,能使常派藝術發揚光大、更多地開花結果。

    記者:您曾經率先在我省戲曲界建立首個戲劇藝術工作室——“王惠戲劇藝術工作室”,又舉辦過王惠豫劇交響樂演唱會,為豫劇事業的發展而不斷嘗試、創新,談談您在這方面的感受。

    王惠:隨著近些年來其他藝術形式的出現和沖擊,豫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有挑戰也就有發展的機遇。以我個人名義命名的戲劇藝術工作室,在原單位的領導下,可以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和資源,相對自主地組織藝術研究和創作,排出一些有思想、藝術價值和個人特色的作品來。目前工作室走市場化路子,已自籌資金,排演了《孝莊皇太后》這部大戲。

    記者:請談談您以后的想法和打算。

    王惠:為紀念常老師逝世一周年,我和劇團里的同事們前段時間投入全部精力排演了現代戲《常香玉》,我演老年時期的常老師。隨后我們還要組織劇本,力爭推出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好戲來。(本報記者王春生)【原標題:傾盡心力傳承常派藝術】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05年6月8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