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莊公死了,長子衛桓公即位,州吁不服氣,想搶王位。這時剛好周平王去世,衛桓公要去吊喪,石厚便建議州吁利用這個機會行刺。
第二天,州吁在西門設宴為哥哥衛桓公餞行,他卻暗地里派石厚率領五百名兵士埋伏一旁,然后虛情假意親自駕車來迎桓公。酒宴開始,州吁起身向桓公敬酒,州吁故意不小心把酒杯失手落地。桓公不知其中有詐,正想叫人換個干凈的酒杯時,州吁快步閃到桓公身后,抽出短劍用力猛刺,桓公當場一命嗚呼,埋伏的兵士也乘機制伏衛桓公的衛士。州吁卻對外宣布衛桓公是飲酒時暴病而死。
州吁繼位做國君,但是百姓們議論紛紛,都在傳他殺兄奪王位的事。州吁心中很不安,和石厚商量決定討伐鄰近弱小的鄭國,轉移百姓的注意力,并加強百姓們的向心力。誰知當州吁把鄭國打敗,得意洋洋回國后,人民依舊討厭他,并且埋怨州吁出兵打仗,使國內不太平,增加老百姓的負擔,真是個壞君主。州吁的詭計仍未收到預期效果,因此大傷腦筋。
石厚說:“我父親石碏以前是衛國的上卿,老百姓都信服他。你要是有辦法邀他出來做官就好了。”州吁派人帶了一雙白璧璧是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 ,五百鐘白粟 稻麥等果實,未舂之前稱粟,請石碏入朝議事,石碏推說自己年老體弱不肯。石厚也回家幫忙游說,請父親一定要幫忙,石碏就說:“如果州吁能見到周天子,由周天子正式冊命為國君,人民還有什么話說?”
石厚認為這個主意很不錯,可是,無緣無故入朝,周天子會起疑心。石碏道:“不妨請陳國代為疏通一下。陳侯現在很得周天子信任,前陣子又幫我們出兵打鄭國,不妨一試。”州吁知道了,馬上準備厚禮,命石厚護駕,自己親自起程前往陳國進行計劃。
石碏其實并不想幫州吁的忙,他割破手指,寫了一封血書,派了個心腹,連夜把信送到陳國大夫手中。信上說:“衛國不幸有殺君之禍,這是州吁和我的壞兒子石厚干的,請你幫忙殺掉亂臣賊子。”陳侯接信后,立即訂定抓這兩個壞人的計劃。
州吁和石厚到了陳國,昂然神氣大搖大擺地進城,陳侯也命公子出迎,把他們安置在賓館中,盛意招待。州吁看到陳國多禮殷勤,非常高興。
第二天,石厚先去參拜陳國的太廟,一進門,發現門口釘了一塊牌子,寫著:“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石厚看了心虛,嚇得心怦怦亂跳。州吁跟著也來了,相偕入廟。突然,陳侯手下把州吁抓住綁起,石厚急忙拔劍,心慌拔不出鞘,也被捕。陳侯當場宣讀石碏的血書,他們兩人才知道怎么回事。
陳侯打算立刻殺掉二人,他的臣子力阻:“石厚是石碏的親生兒子,他舍得嗎最好請衛國派人來處理,免得將來又怪咱們。”于是,陳侯送了個口信給石碏。
石碏接信,立刻請大夫們共同討論,如何議罪,許多大臣都說:“殺州吁就可以了,石厚是幫兇,可從輕發落。”石碏大喝道:“州吁干的壞事,全是我兒子出的主意!你們是不是怕我偏私舍不得?我要親自去宰了這個賊,否則我有什么面目去見九泉下的祖先?”于是,一面派人殺州吁、石厚,一面迎接在邢國的公子晉回來做國君。這就是“大義滅親”四個字的起源。(注:“碏”字讀què。)【原標題:石碏殺子大義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