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里的陽光社區
2014/7/14 9:16:2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走進河南省商水縣練集鎮朱集村,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葡萄園。朱集村作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黨支部書記朱偉,雖然榮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河南省十大農民標兵”稱號,卻樸實依舊。
1991年,年輕的朱偉毛遂自薦擔任村支書。只有讓村民嘗到甜頭,才能贏得他們的支持,朱偉想到了發展高效農業。經過實踐和專家指導,朱偉決定在村里發展葡萄種植,成立偉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以每畝地每年1000斤小麥的代價租下500畝地,流轉給164戶群眾發展葡萄種植,建成500畝“美人指”葡萄示范園區。
萬事開頭難。開始時由于缺乏管理技術,葡萄果不夠大,甜度也不夠。朱偉多次到河南省農科院“取經”,并聘請兩名研究員作技術指導,實行避雨拱棚設施管理技術,并引進新品種,葡萄產量和品質終于得到極大提高。不僅顆粒大、甜度高,而且色澤鮮、口感好、營養豐富,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鄉親們細算下來,一畝地比過去多收入了一兩千元,種植葡萄的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
2007年,朱偉帶著村民新建200畝的早熟葡萄園區,成立“美人指”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畝均效益達到1.2萬元。同時,在葡萄園中套種小麥,每畝土地能產小麥700多斤。為充分利用資源,又大力發展近郊型生態旅游觀光農業,建成餐飲、住宿、休閑一條龍的葡萄莊園,成功舉辦“美人指”葡萄文化節。
朱偉并沒有滿足于現狀,他又幫助村民積極發展竹木家具加工、爐具加工、漁具網業加工、板材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帶領群眾共奔小康路。他還積極帶領富裕后的村民搞好環境整治,在農戶房前屋后和村莊道路兩旁統一栽植石榴、柿子等優質小雜果15萬棵,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農民收入。同時,村里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和“雙百”評選活動,鄉風文明建設一點也沒落下。
2010年初,朱集村提出建設朱集陽光社區,目前陽光社區270套別墅主體工程已基本竣工,9月就能入住。朱偉計劃6年內讓656戶村民全部入住,并利用騰并節約出來的560畝土地繼續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群眾“家家有樓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收入”的目標。
本報記者 陳四化 通訊員 戚富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201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