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焊花映照精彩人生——記長城鋁建設公司楊紅雷

2014/9/12 10:14:55 點擊數: 【字體:


    “這簡直就是件工藝品!”當挪威海德魯卡塔爾鋁業派來的檢驗焊接質量專家,看過中國長城鋁業集團公司建設公司送檢的工藝評定試件后驚嘆道。
 
    讓這位國外專家想不到的是,這件“工藝品”出自建設公司一位普通工人之手。這位38歲的工人,叫楊紅雷。
 
    面對這個貌不出眾的年輕人,挪威專家豎起了大拇指,“如果能夠達到這種標準,那么產品檢驗可以不通知我們參加!”
 
    楊紅雷是長城鋁業公司建設公司焊工隊隊長,長城鋁業技術工人的頂梁柱。是他用自己的雙手向國際市場輸出了中國工人的技術和工藝,使長城鋁業公司建設公司在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信譽度的國際綜合排名由原來的第7位一躍升到第1位,使企業在外包工程中創造了巨額利潤。
 
    憑借著精湛的技藝,楊紅雷獲得了中鋁鄭州企業“十大杰出青年”、“十佳知識型工人”,鄭州市技術能手,河南省百名技術英杰,有色行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他還享受2008年政府特殊津貼的待遇。
 
    “看到自己焊出的活,就很有成就感,覺得這才是最大的快樂”
 
    焊接工作,在同行中被稱為是“努力不長智、費力不露臉”的工種。焊工夏天煙熏火烤,冬天焊花飛濺,棉衣棉褲不能穿。最主要的是這個工種不同于其他車、鉗、電等工種,等到年齡一大就不吃香。所以,現在很少有人會選擇這個工種,因而造成當前焊工后備力量缺乏。
 
    1987年,楊紅雷從長鋁技校畢業成為中國長城鋁業公司建設公司的一名電焊工。剛學徒時,師傅程墩元就對他說,這個工種,不養老,不養小,想學,你就得有這個心理準備。
 
    在楊紅雷的腦海中,電焊工只是一個“頭戴面罩,手拿焊把,火花四濺”的模糊印象。等他拿起焊把,才發現問題遠沒有那么簡單,要么打不著火,要么焊線走的歪歪扭扭,東一疙瘩,西一塊。回頭再看師傅們焊的活,那真是:“絕!”從此,楊紅雷就把工資花在了買書上,《鍋爐壓力容器焊接》、《電焊焊接工藝》、《焊接學》是他手邊經常翻看的書籍。狹小的工作間,也成為了他“練武”的好地方。
 
    在那些日子里,他的臉頰、頸部幾度被弧光熏烤得脫皮,人也變得又黑又瘦。但是這些都動搖不了他下定的決心,他的業余時間幾乎全用在了研究焊接技術和學習理論上。
 
    師傅程墩元看到楊紅雷勤奮好學的勁頭,心里也格外喜歡這個老實又倔強的徒弟。師傅告訴他,想學好電焊,必須先把基本功練好。電焊的基本功主要練的是手腕、胳膊、眼睛和腿。
 
    為了練好基本功,楊紅雷白天在單位認真學,晚上回到家還拿著鐵鉗夾上一支毛筆,在地上、墻上練運弧,練手、胳膊和眼的配合,為了練好腿上的基本功,他吃飯時總是蹲在地上,有時候晚上做夢還夢到在練自己該怎么動。
 
    在記者采訪時,楊紅雷蹲下做示范。他說,“作業時一蹲最少是幾個小時,現在我蹲著已經習慣了,不信我這樣蹲著,你讓我蹲多長時間我就能蹲多長時間。”
 
    勤學苦練,再加上老師傅們的言傳身教,楊紅雷很快便上手了,僅用1年的時間就取得了6項鍋爐焊接合格證中的5項,還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焊接技法并成功攻克了手工焊接操作中難度較大的單面焊雙面成形技術。
 
    此后,楊紅雷多次代表公司參加技能培訓和不同層次的技術比武,焊接技術日漸得到提高。
 
   1992年,長鋁公司從德國引進的氧化鋁管道化溶出工程開始建設,該工程是國家“八五”重點科技項目。在該工程的焊接技術培訓中,楊紅雷更是加緊了對自己焊接技術的淬煉,在短短的3個月時間里,他便取得了8個專業證書。
 
    2002年,他參加了鄭州市舉辦的職工技術比武,取得了第3名的好成績,被授予“鄭州市技術能手”稱號。此次比武不僅使楊紅雷增長了才干,也更加激勵了他學技術的勁頭。隨后,他參加了河南省焊工技能競賽、河南省職工技能大賽、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焊工技術比武等重大賽事。在這些大賽中,他的技術技能不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榮獲了省級“技術能手”、有色行業“十大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
 
    別人不看好的工種,楊紅雷卻干出了成績。當記者問起他選擇這個職業是否后悔時,他微笑著說,“剛開始學徒時有過,不過現在一用手輕輕地撫摸著焊口,看到自己焊出的活,就很欣賞,很有成就感,覺得這才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工作上不努力,生活就不充實,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楊紅雷除了吃苦耐勞,更善于動腦和創新。在難題面前,他更有一種不解決就不吃飯、不睡覺的沖勁。
 
焊花映照精彩人生——記長城鋁建設公司楊紅雷

    在1999年3月中鋁河南分公司(原中國長城鋁業公司)碳素廠技改擴建工程的大會戰中,楊紅雷日夜奮戰在施工現場。在焊接高空管道時,作業面狹窄,他把方便讓給別人,自己頂著危險上,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不離工作面,別人勸他下來休息一會兒,他卻說:“換人太麻煩,還是我來干吧!”
 
    看到他這么不要命的工作,有人問他,你這樣拼命為的是啥?干多了也不多拿錢,這是何苦呢。他說:“工作上不努力,生活就不充實,活著還有什么意思?”
 
    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不斷提升的理論視野,使他解決焊接難題的本領堪稱一絕。上世紀90年代,長城鋁從德國引進了第一套氧化鋁管道化溶出設備,在運回國安裝時,遇到一個需要焊接的故障點。這個故障點所在地段,四根管子并排,上下各兩根,管子之間僅有30厘米的距離,而正常的焊接作業面需要60~70厘米,焊槍根本無法施展。
 
    按合同,外方申明,焊接必須是他們的技工。當時,請來的外籍電焊工仰著頭,走過中國技術人員面前一搖三晃,見到楊紅雷這些焊工更是一臉的不屑。只見他慢慢悠悠拿起焊槍,又慢慢悠悠卡上焊條,可接連試了三次都沒有成功,氣得他把焊槍一撂,扭頭就走。
 
    “讓我來試試。”楊紅雷自告奮勇。他采取先易后難、由外及里,通過縮短鎢極、開大流量等方法,克服了空間狹小、氬氣保護不好等諸多困難,順利完成了焊接。焊接點經過外觀檢查、X射線探傷后,完全符合有關標準,不僅避免了工程停產,而且節約了大筆勞務費用的支出。在場的人不禁贊嘆:“絕了,真是絕了!”
 
    2004年,在中鋁河南分公司70萬噸氧化鋁擴建工程中,時間緊,任務重。當時,楊紅雷所施工的地段正處于整個項目的關鍵流程之中,他們的任務是焊接500米長的管道。管道雖只有500米,但焊接量大、作業面極狹窄、高空作業、阻礙多、要求高。為了施焊,他一會兒俯、一會兒仰,一會兒蹲、一會兒站,一會兒側一會兒正,在空中螺旋式地做著各種動作。最苦、最累也最難做的是仰著焊、半蹲著焊。仰著焊,就得臉朝上躺在地上,焊接時的火花不時濺在臉上,掉進袖口里、領口里,燙得鉆心疼。
 
    在焊接的過程中,好多時候要半蹲著,或各種彎曲度蹲著,半分鐘人就感到膝酸腿顫腰發硬。而且,為確保焊接質量,一個人必須一氣將一圈焊縫焊完,而要如此,就得連續作業幾個小時不離工作面。別人干好一個焊縫,要歇上一二個小時,而楊紅雷為了趕進度,吃住在工地。在他的精神感召下,許多人不再下班也不再回家,連軸轉連夜干。就這樣,他們這個隊硬是用3天3夜完成了需要近兩周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在這個工程中,楊紅雷一個人焊接的管道是總管道焊接工程的1/4,平均每天要焊60米。工程結束后,公司的一位同事把楊紅雷焊接的管道拼接到一起,測算后竟達50公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工人日報(2009-04-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