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小說之祖——列子

2013/2/21 9:17:19 點擊數: 【字體:


    小說一詞最早見于《莊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于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由此可知,莊子是第一個提出“小說”名稱的人,但莊子卻不是最早寫小說的人。

    明代短篇小說奇才馮夢龍在他的“三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敘》中說:“史統散而小說興。始乎周季,盛于唐,而浸淫于宋。韓非、列御寇諸人,小說之祖也。”在這里,馮夢龍把韓非、列子稱為“小說之祖”,但韓非比列子晚180年左右,故而小說鼻祖這頂桂冠就非列子莫屬了。

    《列子》與《莊子》《韓非子》一樣,有很多寓言、傳說和神話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憂天》《紀昌學射》《歧路亡羊》《兩小兒辯日》等。這些故事不僅是千古傳誦的名篇,而且也都完全具備小說的元素。比如,有完整的故事情節,有生動的環境描寫,塑造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等等。也許,這些故事在當時并不多么引人關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卻日益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愚公移山》是一個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愚公家門南面有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愚公下決心要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有個叫智叟的老頭子看了發笑,對愚公說,你們父子這樣做太愚蠢了。愚公回答說: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這兩座山是不會長高了,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他就派了兩個神仙下凡,把這兩座大山背走了。這個故事想象奇特,情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不僅有對話,還有心理活動和環境描寫,活脫脫刻畫出了一個意志頑強、不怕困難,且埋頭實干的老人愚公的崇高形象。上世紀30年代末,毛澤東在抗大和陜北公學等地的演講中,至少5次提到這個故事,并于1945年寫了一篇同名文章作為中共“七大”的閉幕詞。這樣,《愚公移山》成為激勵中國人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解放和改造災難深重的舊中國的強大精神力量。

    《杞人憂天》說杞國有個人常常擔心天塌地崩,憂心忡忡。現在從環境保護的觀點看不能算是無稽之談。例如,臭氧層出現空洞并逐步擴大,北極冰蓋的逐漸消融,全球氣候變暖等等。回頭一想,昔日杞人可謂“奇人”; 《海翁失鷗》說一個人常到海邊和鷗鳥玩,成百上千的鷗鳥落下來和他嬉戲,鷗鳥一點都不怕他,不僅在他身邊盤旋,還在他手上啄食。一天,他的父親要他捉只鷗鳥帶回家來。這個人再到海邊時,鷗鳥都只在天空盤旋,再不落下來和他親近了。這個故事啟發我們的并不僅僅是誠信待人的問題。故事的深處,蘊藏著一個重大的道理。那就是萬物皆有靈性,各種不同的生命都應該而且可以在坦誠的氛圍下和諧共處。而一旦生命的某一方有了侵擾乃至加害對方的敵意,這種脆弱的相互友好、相互包容的和諧局面就被打破了。當代學者把這種觀念稱為環境倫理,大力提倡人與萬物的和諧共處,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可是,早在兩千多年前,列子就已預見到了后代子孫們會以地球“老大”自居,目空一切,對自然過度開發、過度利用而受到報復,最后不得不吞食自己釀下的苦果。體現著列子智慧的這個美麗的故事,到如今之所以大放異彩,把我們打動,除了思想的力量之外,應該說,還有文學的力量。

    所以,列子在我們的心目中,就不僅僅是偉大的思想家,而且也是偉大的文學家。【原標題:小說鼻祖列子】

    來源:鄭州日報   作者:宋宗祧   時間:2012年09月23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