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柴榮出身“世家豪右”(右為上,世家又稱右族)。五代世家大族日漸衰微,但是名人仍多出于宦門。連年戰亂,重武輕文,“學校廢而禮義衰”,教育支離破碎,獲得知識的渠道狹窄。官宦之家比寒門起點高出太多,落差往往難以彌補。家族傳統和性格決定后代的見識和視野。宦門之后悟性較高者容易取得成功。對比之下,感慨宋朝教育之昌盛。教育是實現平等之階梯,聰穎勤奮之人,生長在宋朝,實屬幸運。
個人境遇不同,命運的決定因素亦不相同。在柴榮,因姑母改變命運。柴榮姑母嫁與郭威。民間傳說,柴氏是后唐明宗李嗣源遣歸的宮女,偶遇郭威于逆旅。芳心暗屬,妾意郎情,佳偶天成。“紅葉題詩”的故事有幾個版本,這件事可看作又一版“紅葉題詩”。“殷勤謝紅葉,如去到人間”,穿針引線的紅葉是李嗣源的小小德政。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情結因時代的尚武或崇文而略有不同,不妨礙成為各種文藝不老的靈感源泉。
傳說無從考證。柴氏與郭威同為邢州人(河北邢臺),婚后柴榮隨侍左右。史稱柴榮“謹厚”,頗得郭威賞識。時郭威無子,家道中落,“以庶事委之”,“柴榮悉心經度,郭威甚憐之”,收為養子。未及弱冠即行管家之責,所以少年老成,精于理財,善于揣摩,長于調度。其間曾往返江陵販茶,行千里路,人間冷暖,自有更深體會。
成長時期的心態和經歷打磨著最初的性格,決定了后來的性情和習慣。多數人一生為生計奔波,行走在暗淡的邊緣,只能在瑣事中實踐自己。那些被推到中心的人物,在眾人的注視下,纖毫畢現。柴榮成年后不敢停頓、親力親為,少年已定下色調。
郭威18歲從軍,不惜力,又粗通文墨,屬于有文化的軍人。從馬夫到皇帝僅僅用了十三年,竄升速度驚人。柴榮稍長,棄商從戎,在干爹的蔭蔽下,得以在更大的舞臺發揮才干。較多時間幫助義父處理事務性工作,專注治理,通曉時弊,同時建立了廣泛人脈。他的準備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金鱗非是池中物,風云起時便成龍。機會未必屬于有心人,屈賈誼于長沙,時運不濟,徒呼奈何。但是要把握來到眼前的機會,必須提前有所準備。
郭威父子的機會來自一場慘劇。遼帝耶律德光滅后晉,卻無法長期占據中原。太原留守劉知遠在郭威等人勸助下稱帝,建后漢。劉知遠知恩圖報,委郭威為樞密副使(副元帥)。
天下并未就此太平。劉知遠福薄早亡,傳位劉承佑,兵權托與郭威。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等同為顧命之臣。楊邠、史弘肇是老粗,桀驁不馴,專橫跋扈,類似清朝康熙時的鰲拜,對新君狂妄無禮。蘇逢吉是文官,據說,劉知遠命蘇逢吉處理積獄,此文官把所有在押人員悉數殺光,稱:“獄靜矣”,心狠手辣,蠻橫無理,可見一斑。不過畢竟老辣些,擅長媚上,蘇逢吉對皇帝還算恭敬。劉承佑學不會逆來順受,撕破面皮,搶先下手,借皇族之力,誅殺楊邠、史弘肇,滅其族。劉承佑成不了康熙,因為他決定用“殺”來解決所有問題。怨不得劉承佑,史弘肇、蘇逢吉都用“殺”解決問題的高手,劉承佑耳濡目染,有樣學樣。
郭威未直接參與楊邠、史弘肇與新君的斗法,卻被劃為同黨,蓋因軍權在握,懷璧其罪。郭威與劉知遠通家之誼,太后稱其為“自家人”。劇變之初,理應懷柔。而英武神勇的少年天子卻下達了追殺令,要永絕后患。
郭威時任鄴都留守,擁兵在外。他的老哥們,劉承佑的親舅舅直接把殺人密詔送到他的手中。郭威豈能坐以待斃,把密詔上的名單擴大到眾將校,全軍群情激憤。郭威起兵,旗號是“清君側”,還是留了余地。
劉承佑卻紅了眼,殺盡郭威與柴榮的妻兒,自絕后路。可能在他看來這叫置于死地而后生。戰事開始,劉承佑兵敗,途中為侍從所殺,蘇逢吉也再沒有逢兇化吉。郭威按照事先的允諾,縱兵屠掠開封一日。這種換取戰斗力的手段直接有效,但是平民何辜?五代,真正仁慈的人早早被淘汰。久經沙場的郭威沒有通常所說的婦人之仁。
郭威不敢順勢做天子。宣布迎劉知遠堂弟劉崇的兒子劉赟為帝,劉崇當時還是河東節度使。此舉一石二鳥,一來表明心跡,二來是緩兵之計,暫時打消劉崇為侄兒復仇的念頭。德隆望尊的馮道北上迎請新君。
大好河山就要拱手相讓,縱使郭威甘心了,以他為中心的利益集團也不會甘心。新的陰謀正在醞釀。邊報契丹來犯,郭威率大軍迎敵,行至澶州,將士嘩變,把黃旗披在郭威身上。這次政變讓軍人們明白了,很多問題是可以用大腦解決的。十年后,趙匡胤想不出更好的創意,索性照方抓藥。兩次黃袍加身,如出一轍。
稱帝后,郭威未忘寬厚節儉。對于奉命殺死自己妻兒的劉銖,也未遷怒他的妻兒,甚至還賜予田宅。郭威在位僅三年。輕減刑罰,廢止苛稅,散官田給佃戶,留下愛民的好名聲。臨終一再囑咐薄葬,歷代君王,能有幾人?郭威是一個有顧忌的人,他的顧忌,改變了先前斬盡殺絕的傳統,化解了一些五代積聚的暴戾之氣,也影響了宋朝至少是北宋的性格。
權力過渡波瀾不驚。郭威沒有子侄在世,接班人候選只有義子柴榮和外甥李重進。郭威選擇了柴榮。“召外甥重進受顧,令拜柴榮,以定君臣之分。”沒有復雜的后宮,沒有權臣,也就沒有了圍繞權力的陰謀和殺戮。
歷史把柴榮推到前臺。【原標題:慘劇給郭威父子創造了機會 將柴榮推到前臺】
來源:星島環球網 作者:淡墨殘陽 時間:200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