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群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歐陽修在傳統文化的重重束縛下掙扎著表現自我。他淡視名利,無欲則剛,其目的也是為維護社會穩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圖新”。第二,政治上他采取的路徑是用批評、諫諍來緩解社會危機。第三,學術上對當時僵化風尚和陳舊價值觀進行抵制和反撥。在當時隨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環境中,歐陽修身居高位,仍堅守大節,保持人格尊嚴,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習慣勢力和庸俗無聊的生存狀態進行抵拒,對社會責任自覺地擔當。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勇于擔當的因子,來培育抵拒庸俗、無聊的抗體。這也是我們今天紀念歐陽修的重要意義所在。【原標題:歐陽修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鏈接:
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人物,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一生著述頗豐,其《歐陽修全集》有文章2651篇,還撰有《新五代史》74卷,《新唐書》75卷。
來源: 深圳新聞網 作者:王樽 王蘇蓉 時間:201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