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馮玉祥遇難后 其夫人及子女何去何從?

2012/5/10 18:35:07 點擊數: 【字體:



   【內容提要】馮玉祥遇難后,李德全在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的召喚下,抱著丈夫的骨灰盒,攜兒帶女回到已經解放了的東北地區。在電臺發表聲明,號召西北軍官兵棄暗投明,在前線起義,站到人民方面來,不要再為蔣介石挑起的罪惡內戰賣命了。1949年2月,李德全回到久別的北平,把馮玉祥的遺產全部交給國家。新中國成立后,她成為共和國第一任衛生部部長。

    子女:馮洪達在父親逝世后,赴蘇聯學習,1953年回國后投身新中國海軍建設事業。1990年1月,他被任命為海軍北海艦隊少將副司令員,1993年病逝。馮穎達始終體弱多病,自1956年始一直在清華大學圖書館工作。馮理達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免疫學研究所工作,是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專家。曾29次作為中央和衛生部工作組負責人,帶隊奔赴流腦、霍亂、痢疾等重疫區。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有突出貢獻的早期歸國定居專家”稱號。

    將相本無種 寒門出英才

   
馮玉祥原籍安徽巢縣,生于河北保定。其父馮有茂是位泥水匠,為逃避兵役來到一個偏僻村落為地主當雇工。地主家有兩個少爺,老地主為了光耀門第,請來一位武藝人教兒子練武。馮有茂天生好學,常去武場討教兩手。考期到了,老地主叫馮有茂帶兩個少爺前去應考,結果,兩個少爺連射三箭無一中的。這時,馮有茂冒昧上前試手,竟連中三元,從而考取武庠,繼而投身淮軍。

    其實,馮玉祥原名“馮基善”。11歲那年,母親去世了,當時父親在保定府五營練軍當兵。這個地方實行父缺子補。父親沒退伍,兒子自然不能補缺。但由于馮家生活拮據,家人都希望馮玉祥補上,多掙幾兩銀子。這時,營中恰巧出現缺額,一位姓苗的管帶是馮有茂的好友,得知消息后立即提出:“這次補馮大老爺的兒子吧!”旁人問:“馮大老爺的兒子叫什么名字?”這一問,姓苗的管帶愣住了,他也不知道。接著那人就說:“讓我問問去。”姓苗的管帶生怕他一去問,耽擱了時間,缺額被別人搶去,靈機一動便說:“別問了,我知道。”于是,隨手寫了“馮玉祥”三個字。這樣,讀書郎馮玉祥輟學進了軍營,成為一名少年軍人。

    初到軍營沒幾年,馮玉祥得了一個綽號“外國點心”。一次,父親意外受傷,馮玉祥希望多掙一點銀子以便老父解甲歸田,便下決心當一名替教官喊操的“教習”。每天清晨天還沒亮,他就站在操場上大喊“立正”、“稍息”、“托槍”,日復一日,風雨無阻,一喊就是四年。他的“喊”功練好了,卻得罪了那些睡懶覺的人。于是,他們便給馮玉祥起了一個綽號叫“外國點心”,意思是說他如此賣命,遲早會被洋鬼子打死。但馮玉祥絲毫不以為然,反而特意刻了一枚“外國點心”的圖章保存起來,日后給人寫字時常蓋上這枚圖章。

    馮玉祥還有一個外號叫“基督將軍”,這個外號來源于義和團運動時期。當時馮玉祥的部隊駐守河北保定,他親眼看到保定天主教堂的外國傳教士全被逮捕,面臨殺頭,其中一位女傳教士在行刑前要求只殺她一個而放別人。她的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使馮玉祥深受感動。1913年,馮玉祥任京衛軍團長時,常到崇文門教堂聽講基督教義,被基督“博愛”所打動,遂于兩年后由牧師為其施洗入教。后來,他又為其部下進行領洗盛典。直到五卅運動后,馮玉祥看到帝國列強侵略、蹂躪中國的悲慘景象,終于認清了帝國主義者的丑惡嘴臉,憤然與基督教徹底決裂。

    馮玉祥功勛卓著、高風亮節。1935年,國民政府授予他陸軍一級上將軍銜。但馮玉祥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一生為人正直,嫉惡如仇,做了高官后仍厭惡“朱門酒肉臭”的軍閥作風。他在部隊與士兵一起勞動,同吃一鍋飯,同睡一張床,同洗一個澡堂,和戰士一起訓練,真正做到了官兵平等,被譽為“平民將軍”。有一次,吳佩孚做五十大壽,將領們紛紛送厚禮,當時馮玉祥還是他的手下部將,卻只送了他一壇清水。

    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實行不抵抗政策。由于馮玉祥堅持抗日大業而為國民黨當局所不容,先后于1932年3月至10月和1933年8月至1935年秋,兩次含憤旅居泰山。有一次,他到蔣介石官邸去,大白天手持點燃的燈籠,見旁人詫異,便解釋說:“太黑暗了!太黑暗了!”

    在重慶時,馮家住在陳家橋,因為那里達官顯貴太多,誰也不敢去查戶口和收捐稅,街區的保長無人敢當。馮玉祥便自告奮勇,被稱為“重慶最盡責的保長”。【原標題:解密:馮玉祥遇難后 其夫人及子女何去何從?】
 
    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