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民國軍閥馮玉祥多次背叛上司影響中國時局走向

2012/5/10 18:54:40 點擊數: 【字體:

 

    沒有一個民國時代的軍閥像馮玉祥的名頭這么多:基督將軍,布衣將軍,反戈將軍,模范軍閥,這些繁雜的稱號后面,是馮玉祥的多變,利益與理念,是考察馮玉祥多變的兩個指標
        
    綜觀馮玉祥一生, 他曾多次背叛上司:一九二三年卷入驅逐黎元洪的活動, 次年十月第二次直奉戰爭又發動政變, 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后來又推翻段祺瑞;中原大戰期間,他與蔣介石、 閻錫山、 李宗仁等人不間斷地合縱連橫、 勾心斗角、 敵友無常;在思想觀點上, 皈依基督教、 親近過蘇聯到后來的三民主義, 這使得一些人認為他反復無常、翻云覆雨。
       
    國民軍系將領徐永昌曾批評馮玉祥歷來是“論變不論常”, “顯得多少有點時髦膚淺”。 而馮氏的追隨者們認為, 這正是他思想進步的表現, “是主張正義, 不得不爾; 是順應潮流, 跟著時代前行。”
        
    保定城很多地方都在拆遷,但是西康各莊好像被人遺忘了。
        
    聽村里老人說;原來這叫大康各莊,馬路東邊還有個小康各莊,后來這里叫西康各莊了,路那邊也就變成東康各莊了。沿街一排的小門面,賣驢肉火燒的、修車的、賣雜貨的,還開著幾家旅館。
        
    馮玉祥的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時光在這里度過。1948年土改,村里還給馮家分了三間房和幾畝地。后來,“土地證不知給誰賣了”。
        
    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一聽說馮玉祥,老人家們都來了精神,七嘴八舌地講起他們所知道的。
       
    80年代,村里小學立起了馮玉祥的雕像,據退休老校長李志強說那是“全國最好的馮玉祥的雕像”。他曾給鄧小平寫過信,想在康各莊辦學校,建歷史博物館,信是馮玉祥次女馮弗伐轉交的,因為經費問題不了了之。
       
    馮弗伐和家人回過一次村。在老村支書家里吃了飯。李志強的父親曾在馮玉祥辦的民生小學讀過書。這些年,他和馮家一直保持著聯系,看到媒體報道馮玉祥有失實的地方,他還找過對方。馮弗伐去世前,李志強收到治喪委員會給他的信,通知他代表康各莊去參加她的追悼會。
       
    光緒二十八年,袁世凱在保定創設北洋軍政司,開始大規模地編練新式陸軍。保定成為當時全國的陸軍訓練中心。東關外,兵營林立,軍旅陣陣,口號聲、腳步聲、軍號聲響徹云天。
       
    這些新氣象擾動著一個20歲淮軍副教習的心。淮軍彌漫著的頹廢陳腐之氣,讓馮玉祥十分沮喪,他得到了幾本袁世凱寫的練兵小冊子,大為贊嘆。在同伴帶動下,該年4月,馮玉祥轉投袁世凱門下,成為武衛右軍第三營左隊左哨六棚的一名正兵。
       
    憑借著才干、勤奮和不可遏制的進取心,這個大塊頭的年輕人很快脫穎而出。他接連晉升,從副目、正目、哨長一直到隊官,并在所有的考試里名列第一。他成了軍官爭搶的人才和同伴們妒忌的對象,他們給馮取了一個綽號——“外國點心”。
       
    光緒三十年,馮玉祥所在的武衛右軍改編為北洋“第六鎮”,歸段祺瑞統制。標統陸建章一眼看出這個年輕人的遠大前程,他把內侄女許配于馮,著力栽培他為自己的親信。
       
    憑借著精銳的“北洋六鎮”,袁世凱順利摘得辛亥革命的果子——中華民國大總統。陸建章任命馮玉祥為營長,令他招募、訓練新兵,這是馮玉祥一生創建自己軍隊的開始。
        
    1914年,袁世凱稱帝,馮玉祥的部隊被改編為第十六混成旅,他在7年間培養起一支絕對效忠于他的骨干力量。4年后,當段祺瑞試圖免去馮玉祥旅長一職,官兵聞訊大嘩,幾乎釀成一場兵變。段祺瑞只得請出陸建章來收拾僵局,不久,馮重新獲得對他部隊的指揮權。
       
    民國初年的政治紛亂,使得馮玉祥和他的軍隊走南闖北,一次一次地經受磨礪,并不斷地壯大。在北洋系的大小軍閥中,他開始聲名鵲起。
     
    “忽是革命,忽不是革命”——從“北洋軍閥”到“革命軍人”
       
    宇翔園里松柏參天,一座座京式老建筑安靜矗立,落葉聲沙沙,熟透了的柿子掉了一地。很難想象,京郊南苑機場有這么一處古意盎然的所在。
      
    大門口掛的一塊銅牌寫著“南苑兵營司令部舊址”。門衛擋住了記者,說必須事先預約才能進入參觀。
      
    這里是袁世凱北洋陸軍第六鎮司令部駐地。1922年到1924年間,被架空為陸軍檢閱使的馮玉祥在這里度過了韜光養晦的兩年。他苦心訓練軍隊,結交中外要人,同時也卷入錯綜復雜的中央權力斗爭。他將以一個重要角色出現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
      
    1922年,督軍河南僅5個月的馮玉祥接到北洋政府的免職令,命他回京任陸軍檢閱使的虛職。他把自己的全部兵力搬回京郊。相比8年前離京赴川,他的人馬已從五六千人擴充到共二萬之眾。
       
    此時的馮玉祥已是一個聞名全國的人物了。他在常德、河南任上卓越的改革政績,尤其是他的軍隊所實踐的“真愛民、不擾民”,贏得了華北民眾普遍的好感。當年,英文《每周評論》雜志評選“12名在世的最偉大的中國人”,馮玉祥名列第二,僅次于孫中山。
      
    調馮玉祥入京是吳佩孚的主意。馮吳素來不和,兩人關系在馮督豫時惡化:一是因為馮槍殺了吳佩孚的親信鮑德全;一是因為他在河南任上沒收了趙倜財產,全部充了公,并抵制了吳佩孚要錢;最重要的,“以其練兵之長才及全軍之戰斗力強與內容充實,久為吳眼中之刺”。吳佩孚還想以保舉他當“庫侖都護使”為名,將馮玉祥逐出京城。
      
    此時執掌北洋政權的直系集團已分裂成津、保(曹錕)洛(吳佩孚)三派。回京之前,馮玉祥先去保定見曹錕,一見面就跪在地上號啕大哭。曹慌忙問他出了什么事,馮說:“吳玉帥對我毫不體諒,使我動輒得咎,啼笑皆非”。直到曹向他再三保證后,馮玉祥才平靜離開。
      
    1923年,曹錕操縱總統大選,以每張選票五千大洋的價格收買參眾兩院議員。作為曹派人物,馮玉祥沒有直接參與賄選操作,但是以“索餉”、辭職等等舉動,逼得黎元洪出走、張紹曾內閣總辭職。這為馮玉祥招致社會各界廣泛的責難。全國各地均通電否認曹為“候選總統”。安徽旅寧學生團體致電馮玉祥說,“惟年來聞公政績,未嘗不引為軍閥中之優秀者,滿冀公始終自愛……不意此次曹欲攫取領袖逼走元首,都門鼎沸,舉國震動,中外報紙,皆指公為曹氏之功臣,新華門逼宮一劇,在全國已盡知,不愧為曹氏一走狗……軍人之模范,更如是乎?嗚呼,公其休矣。”一些地方的基督徒指責他的所為違背了憲法,并告誡他要安分守己。輿論強烈地刺激著馮玉祥。他一向視聲譽為性命。如今,他必須要在世人面前與曹錕劃清界限,挽回自己的社會形象。
       
    1924年2月,馮玉祥續娶李德全。在他們的婚禮上來了一位特殊來賓——張作霖的親信副官馬炳南,他帶了一份厚重的賀禮——一批軍火和150萬的軍餉。馬炳南后來透露,他們與馮就聯合倒直進行了實質性會談。
       
    9月,張作霖趁江浙戰起,率大軍17萬入關,吳佩孚統率25萬大軍迎戰。兩軍在熱河、山海關等處交鋒,均用海軍、空軍參戰。當時,馮部被調遣在喜峰口一帶與張作霖作戰。
       
    幕僚石仁麟記錄了兵變的全過程。“馮僅少數輕裝前進。每到一地(馮)即以電報報告其行蹤,取信曹、吳。并借口修路,把炮兵火力潛伏在沿路兩旁的城鎮,不露神色,待吳佩孚嫡系部隊第三師開赴山海關前線后,立即班師回京,由孫部策應入城,包圍總統府。胡部得訊亦由前線反戈,會師一處,驅曹倒吳,宣告主和,擁段。”23日清晨,北京市民一打開門,發現街頭有大量佩帶“誓死救國,真愛民、不擾民”白色臂章的馮軍站崗,才知道京城內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
      
    11月2日,曹錕被迫向參眾兩院通告辭職,賄選政府被完全推翻。
      
    回京后,馮玉祥和胡景翼、孫岳等人聚集北苑召開善后會議,組成國民系。馮玉祥情意懇切電邀孫中山北上主持“國事”,并讓教友馬伯援帶著自己的親筆信赴廣東面見孫氏,他在信中說,“先生黨國偉人,革命先進,務希即日北上,指導一切。”
       
    這讓孫中山欣喜萬分,頻頻回電勸勉馮玉祥,11月10日發表《北上宣言》,兩日后乘永豐艦離粵北上。
      
    馮玉祥顯然對如何“善后”思想混亂。他在邀孫北上的同時,也邀請了段祺瑞出山。馮曾對張紹曾說:“一方面,我派人南下歡迎孫中山北來,做我們的導師,支持和平會議,組織政府,實行孫中山《建國大綱》里所寫的那些政策”,“我還想讓你當總理,叫老段主軍,你主政,中山先生做總統,我們這些人都聽從指揮。把中國治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強國。”
      
    在天津日租界,馮玉祥、張作霖等和段祺瑞進行了一次三方會談。出于各方壓力和利益考慮,馮玉祥選擇放棄孫氏,和張作霖聯合擁段祺瑞上臺。
      
    11月14日,段祺瑞宣誓就任臨時執政,并頒布《臨時政府組織條列》。
      
    很快,張作霖違反與馮玉祥的秘密協定,派重兵進入山海關,對馮部國民軍形成強大的威脅。11月24日,馮玉祥宣稱下野,避居北京西郊天臺山,并邀吳佩孚和他一起出洋,來證明自己發動政變并無私欲,如今功成身退。
      
    12月4日,孫中山到達天津,馮玉祥派部下去迎接。12月31日,孫到達北京,馮玉祥已奔赴張家口,就任段祺瑞執政府委任的“西北邊防督辦”。
      
    孫中山抵京后病情惡化,住進協和醫院。馮玉祥把孫的安全職責交給心腹——北京警備總司令鹿鐘麟。他先后住離京、津不遠的天臺山、張家口,但始終沒去見孫中山,僅派夫人李德全前往探視。
      
    馮玉祥的蘇聯軍事顧問維•馬•普里馬科夫在其日記里寫道:
      
    馮玉祥把日本的朋友、張作霖的仆從段祺瑞留在總統的寶座上,使自己失去了政府的支持,處于荒謬的政治地位:雖說他是京城的實際主宰者,可是那里卻有個隨意逮捕國民黨員、鎮壓街頭游行示威的敵對的總統及警衛旅。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提供了共同犯罪的條件。
       
    領導人物在政治上的動搖,使國民軍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使它在眾多敵人面前陷于孤立。

    政治上陷入孤立的馮玉祥開始急切地尋求外國援助。從1924年開始,他所表現出來的改革意向和革命言辭,也引起蘇聯的關注,認為他會是國民黨的支持者。整個1925年,馮玉祥從蘇聯人那里得到了武器、金錢、顧問和軍事教官。他開始研讀孫中山思想,贊賞其民族主義的觀點,并分發300本孫的《民族主義》 給部下。
       
    然而,在一封蘇聯顧問寫給駐華大使加拉罕的信中,對于“馮玉祥在中國政治舞臺上究竟扮演什么角色,是軍閥,還是革命者?”這一判斷上,他們感到極為困惑。
      
    1925年底,國奉兩系戰爭最終爆發,國民軍戰敗。馮玉祥通電下野后,帶著妻兒取道蒙古訪問蘇聯。他一邊考察馬克思主義和蘇聯體制,一邊和國內遭受重大失敗的部隊保持聯系。
       
    綜觀馮玉祥一生,他曾多次背叛上司:1923年卷入驅逐黎元洪的活動,次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又發動政變,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后來又推翻段祺瑞;在思想觀點上,皈依基督教、親近過蘇聯到后來的三民主義。這使得一些人認為他反復無常、翻云覆雨。
       
    國民軍系將領徐永昌曾批評馮玉祥歷來是“論變不論常”,“顯得多少有點時髦膚淺”。而馮氏的追隨者們認為,這正是他思想進步的表現,“是主張正義,不得不爾;是順應潮流,跟著時代前行。”
       
    馮玉祥自己常常引用陶淵明的話“覺今是而昨非”。他自比春秋末期衛國大夫蘧瑗,說“昔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他確實區別于一般的軍閥,好學不倦、總希望跟上時代潮流。對于只受過一年零三個月正規教育的半文盲男子來說,他讀書之多是驚人的。美國學者薛立敦曾評價說,“他可能是比其同時代的軍閥更易受西方思想影響的人。然而,教育上的缺陷讓他總是落后一拍。”
       
    這可能是20世紀初中國的普遍思想狀況。即使是知識精英們也依然徘徊在眾多思想和主義之間。因為馮玉祥的地位和所掌握的軍隊,他的“反復無常”,對整個中國的政治時局走向產生了重大影響。
        
    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溘然病逝。這位在位僅41天的臨時大總統和他的“三民主義”,幻化為一個政治象征符號。此后,任何謀求政治權力的人,都開始宣稱自己是孫氏思想的信奉者與繼承者。
      
    這一年,馮玉祥開始聽說一個名字——蔣介石,一個野心勃勃、堅定追求權力的軍人。
      
    在抵達莫斯科的第二天,馮玉祥在徐謙的介紹下加入國民黨,兩周后他派使者赴粵辦理正式的入黨手續。6月30日,蔣介石電邀馮玉祥南下共商大計。馮回致密函,稱“毅然加入國民黨,與諸同志聯合戰線奮斗”。
        
   1926年8月,國民軍在直奉晉軍閥聯合進攻中潰敗。馮玉祥帶著450萬盧布蘇聯援助緊急起程。9月16日,他趕到綏遠五原縣,出任國民軍聯軍總司令。站在土臺上,馮玉祥慷慨激昂地發表著名的《五原宣言》,追述了自己的戎馬生涯,歷數功過,說自己“過去沒有明白革命的旗幟,”“這次要赤裸裸地說出來,使國人知道,我做的忽是革命,忽而不是革命,其緣故是什么回事”。他第一次公開了自己國民黨身份,表示從此完全接受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做一個革命的三民主義者。
        
    從此,這位北洋軍閥集團的實力派人物,正式成為“革命陣營的一員”。【原標題:民國軍閥馮玉祥:多次背叛上司影響中國時局走向】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