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沈非:讓阮樂綻放國際舞臺

2013/2/25 10:36:36 點擊數(shù): 【字體:

   

    11月30日下午,在四川音樂學院星海廳舉行的四川省音樂家協(xié)會阮學會成立儀式上,4位身著黑色禮裙的姑娘攬“月”在懷,款款登臺。姑娘們一頓首,一指彈,一首經(jīng)改編的阮咸四重奏《巴赫平均律865》旋即劃出,琴音洪亮豐滿又細膩清雅,令人驚嘆。
阮咸盛行于唐
    
    “阮咸”簡稱“阮”,形似滿月,柄長而直,四弦有柱,盛行于唐代。據(jù)史料記載,武則天在位期間,曾有人在古墓中得一銅琵琶,人們認為此物為晉朝竹林七賢之一阮咸所做,加上阮咸本人善彈此琴,于是武則天將其名之阮咸。“古籍里記載有兩把阮。清代時還出現(xiàn)了一把。兩把都是中阮,現(xiàn)在都被收藏在日本。”四川省音樂家協(xié)會阮學會會長、川音民樂系阮專業(yè)碩導沈非說,除此之外,關(guān)于阮咸的相關(guān)記載十分稀少。
    
    沈非從北京一位阮咸老師傅手中的家傳史料了解到,宋太祖時,曾命制作阮曲12首,歌頌有功之臣,但也只聞其事不解其詳,曲風、曲名、曲譜為何,至今無人知曉。由此,沈非推測,阮咸在宋朝可能地位很高,或者為皇家宮廷樂器,不利于在民間廣泛傳播。后元朝滅南宋,傳播幾乎中斷。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阮咸被重新發(fā)掘,到70年代阮樂界泰斗林吉良先生仿照中國傳統(tǒng)古曲模式,專門創(chuàng)作阮咸獨奏樂之前,阮咸一直以其突出的中音聲部特性,輔助、融合于個性突出的民族器樂之中。

    自幼隨父學習小阮
    
    沈非的父親曾是中國雜技民樂團的三弦?guī)煾担e日里喜歡在家中自學柳琴、阮咸和二胡。沈非6歲大時,便隨父親學習小阮。
    
    習樂天分極高的沈非,12歲參加北京市少年兒童活動中心民樂團考試時,被著名中阮大師劉星相中,從此開始系統(tǒng)學習中阮,并成為其唯一的嫡傳弟子。沒有阮咸曲目教程,沈非就在劉星老師示范時,趕緊將樂譜記下。憑著一股子刻苦鉆研的勁頭,沈非的阮咸彈奏技藝日臻成熟,如今他已成為川音阮專業(yè)碩士導師。
    
    從1986年起,沈非著手將劉星老師的 《孤芳自賞》、《山歌》、《無所事事》、《即興曲》等融入搖滾、爵士等13首西方元素的作品進行重新演繹。2000年,沈非將這些作品包括自己原創(chuàng)的中阮獨奏曲《流連忘返》,收錄于《孤芳自賞》的中阮無伴奏專輯中。該專輯成為國內(nèi)音樂學院阮專業(yè)教材范本。2010年,沈非推出目前國內(nèi)唯一的阮重奏教材《阮咸巴赫》,獲得天津音樂學院、新加坡阮咸樂團等院團認同,并用于這些院團的常規(guī)訓練與演出。
曲目太少是難題
    
    “阮咸音區(qū)完整,融合度很高,所以什么風格的曲目都可以彈。”沈非說,早期的中阮音樂作品由于傳承的古曲寥寥無幾,大都移植或改編于琵琶、古琴、古箏留下的古曲、地方民歌或外國曲目。“像廣東音樂、蘇州民歌,還有《洪湖水浪打浪》我都彈過。”
    
    在沈非看來,好作品是一個樂器興衰與傳承的重要基礎(chǔ),“想要將阮咸發(fā)揚光大,要解決的仍是阮咸經(jīng)典曲目太少的問題。”
    
    為了聚集更多阮咸愛好者,在2011年,沈非便有了成立阮學會的想法。經(jīng)過1年多的努力,沈非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明年1月,沈非將組織學會成員赴荷蘭、德國、奧地利等歐洲6國巡演。【原標題:沈非:讓阮樂綻放國際舞臺】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 胡芳梅 張良娟  時間:2012年12月07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