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生于漢逝于魏碑上稱"晉賢"阮籍衣冠冢藏中學內

2012/5/8 9:38:44 點擊數: 【字體:

 

生于漢逝于魏碑上稱

阮籍衣冠冢墓碑。周靜妍 肖雷 攝

生于漢逝于魏碑上稱

河南開封阮籍墓。網絡圖片

    在南京市秦淮區花露北崗南京43中學校內,有一座矮矮的墳塋,這處墓葬正是竹林七賢之首阮籍的衣冠冢?墒橇钊瞬唤獾氖,阮籍生于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逝于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未曾在晉朝生活過一天,此處墓碑上為何會寫著“晉賢阮籍之墓”呢?原來晉朝之前,曹魏政權便已被晉王司馬昭攫取,曹魏已是徒有其名。因此不少這個時期的人物,都列在《晉書》中。

    阮籍衣冠冢保存完好

    近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南京集慶門內的花露北崗的南京43中學。進入校園,學校大門正對著一個臺子,周圍環以翠竹,學校稱之為“竹趣臺”,阮籍的衣冠冢,便位于竹趣臺之中。

    走上竹趣臺可以看到,現存的墳塋下部為圓形,直徑約5米,用青灰色磚塊砌成,上面覆蓋封土堆,砌成半球形,封土層上長滿野草,雖已是冬季,依然生機勃勃。墳塋整體高約2米,保存相當完好。墳塋西側立有一塊墓碑,上面用隸書寫著六個大字“晉賢阮籍之墓”,落款為南京市人民政府,時間為1984年3月。墳塋東側的墻壁上,鑲嵌著一塊文物標示碑,表明此處在1982年被列入第一批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南京的阮籍衣冠冢外,河南開封還有一座阮籍墓,那座才是阮籍死后歸葬的地方。這座墓葬現存的墓碑立于清乾隆年間,立碑者是阮籍后人,曾任河南巡撫、浙江巡撫的阮元,墓碑上用隸書寫著:“魏關人候散騎常侍嗣宗阮君之墓”。

    醉酒60天巧拒司馬昭聯姻

    三國后期,地處中原的曹魏是被司馬氏專權,高壓統治下更是血雨腥風不斷。這種情況下,眾多文人傾向于玄學,放浪山水之間,其中的代表便是“竹林七賢”。七個人中山濤與司馬氏合作,成為司馬氏奪取曹氏政權的中堅力量,嵇康最為桀驁,最終被司馬昭所殺。相比較于二人,阮籍則要中庸一些,他既不與司馬氏合作,也不與司馬氏公開決裂!妒勒f新語》記載,司馬昭曾經想和阮籍聯姻,希望自己的兒子司馬炎迎娶阮籍之女。阮籍不愿意被他拉攏,但又無法當面回絕,只好終日飲酒,以致大醉60日,司馬昭找不到機會只好作罷。

    社會混亂,文人避世。酒是阮籍的朋友,更是他避世的理由和借口。嵇康因為得罪權臣鐘會被殺,阮籍自然也不敢輕易得罪鐘會。鐘會曾多次拿時事問阮籍,意欲找借口殺掉他,誰想每次找他,阮籍總是酣醉不醒。司馬昭想讓曹奐主動退位,讓人代曹奐寫了退位詔書,司馬昭還假惺惺地多次推讓。眾臣想方設法讓司馬昭接受,又想給阮籍一個污點,便推舉阮籍寫《勸進表》。臨朝當日,眾臣讓使者到阮籍家中取《勸進表》,發現阮籍喝醉了酒,正躺在案幾上睡大覺。使者將他推醒,阮籍無奈,只好寫了《勸進表》。傳說阮籍寫了此文之后心中郁結難消,和“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一起在酒窖中痛飲,以至于醉死其中。第二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便代魏稱帝,國號晉。

   
曹魏時期的阮籍為何稱為“晉賢”

    說到這里,問題就出現了,在司馬氏取代曹魏之前,阮籍便已去世,其衣冠冢的墓碑上,為何會稱之為“晉賢”呢?這先要說起民國時期一套名叫《金陵碎志》的地方志。這套書共有五本,分別為記錄秦淮水域的《運瀆河小志》、記錄門西地區的《鳳麓小志》、記錄門東地區的《東城記略》、記錄物產的《金陵物產風土記》、記錄寺廟的《南朝佛寺志》,其作者為晚晴民國時期的史學家陳作霖。阮籍墓位于門西地區,因此《鳳麓小志》中對其有記載。書中曰:“鳳臺山旁有阮籍墓。明萬歷間,李昭掘得石碣,有‘晉賢阮’三字。又得半段曰‘籍之墓’,因以為葬于此。”

    發現阮籍衣冠冢后,南京地方政府予以重建,并立碑紀念。清光緒年間,南京重立阮籍衣冠冢墓碑,并保存至建國后,不幸毀于“文革”。現存墓碑為南京市政府1984年重立!而P麓小志》一書也是最早記錄阮籍衣冠冢的書籍,原冢建于何時,已經難以考證。

    對于這個疑問,揚子晚報記者聯系了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魏晉唐宋文學專家藍旭老師。藍教授認為,“因為阮籍生活在晉王司馬昭篡政之后,主要是和司馬家族有關聯,這個時期是為司馬氏篡魏做鋪墊,所以將其列為‘晉人’。因此西晉陳壽修《三國志》并不包括阮籍,唐代房玄齡等人修《晉書》,卻將阮籍列入其中。《晉書》中除了阮籍外,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嵇康等人也都沒在晉朝生活過一天。并且三國時期,阮籍在魏國,南京則是東吳屬地。在南京立碑造墓紀念阮籍,寫‘魏賢’顯然不合適,寫‘吳賢’更不行,只有‘晉賢’可用了。但開封本來就屬魏地,墓碑上寫‘魏’,只是更準確一些。”

    對于阮籍衣冠冢的年代,南京市博物館副館長華國榮表示,他們沒有進行過考古勘探,不能確定。不過他們在考古中,曾經在一座南朝墓葬中發現竹林七賢的磚雕,表明南朝時期,南京這一帶對竹林七賢就很推崇,阮籍衣冠冢也有可能建于南朝。

    南京還有兩座名人衣冠冢

    除了阮籍的衣冠冢外,南京還有兩座著名的衣冠冢。其一為雨花臺中的方孝孺墓,其二為玄武湖中的郭璞墩。方孝孺被建文帝朱棣殺害后,其門人廖永忠之孫廖鏞,以及廖鏞的弟弟廖銘,冒死撿拾其骸骨,葬于南京城南的聚寶山(今雨花臺)。180多年后,方孝孺平反,湯顯祖為其修墓。此后歷經多次毀建,現在的方孝孺墓僅是衣冠冢。

    郭璞活動于西晉末年、東晉初年,公元324年,郭璞力阻駐守荊州的王敦謀逆,被王敦殺害。幾年后,晉明帝在玄武湖邊建起郭璞的衣冠冢,供人吊唁。因衣冠冢在湖中的小山丘上,故名為“郭璞墩”。方孝孺墓和郭璞墩均為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實習生 周靜妍 揚子晚報記者 肖雷) 【原標題:阮籍衣冠冢藏中學內 生于漢逝于魏碑上稱"晉賢"】

    來源: 揚子晚報    作者:周靜妍 肖雷 時間:2013年02月16日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