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酈食其先生口才極好,口才好的人,思路都很清晰,沒有見過腦子一盆糨糊能夠伶牙俐齒的。酈伯伯上次建議劉漢王立六國之后,被張良的“張八條”否決。當時劉漢王對酈伯伯的餿主意很生氣,把剛吃下去的魚翅撈飯都吐出來了。不過,劉邦有個好處,生氣歸生氣,沒有做組織處理,酈伯伯一看犯了路線錯誤,也主動作了檢討,這不,又主動提出建議,要憑三寸不爛之舌游說齊地歸附。
同樣是老人家,項羽生范增的氣,范增就生背癰,劉邦生酈食其的氣,老酈的工作干勁卻更甚于前,看來做領導也要會生氣。
酈伯伯見到齊王,這時的齊王應該是……陳勝起事以來,已經有好幾位齊王了,他們都是不滿屆就下課。第一個齊王是田儋,他響應陳勝起義,但很快就讓章邯滅了,他弟弟田榮率舊部繼續革命。齊人聽說田儋犧牲了,也不照顧烈屬把田榮立起來,反而立了齊王建(秦始皇滅齊后,把他餓死了)的弟弟田假為齊王(第二個)。田榮后來又把田假滅了,立了自己哥哥田儋的兒子田市為齊王(第三個)。項羽入咸陽,分封天下,又把田市改封為膠東王,另封齊將田都為齊王(第四個)。田榮趕跑了田都,不讓侄兒去膠東,但田市怕項羽,還是去了,田榮一氣之下殺了侄兒,自立為齊王(第五個)。田榮當齊王不久,又讓項羽滅了,他的弟弟田橫又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第六個)。這時,酈伯伯見到的齊王是田榮的兒子、田橫的侄子,但權力基本在齊相田橫手上(后來韓信滅了齊王廣,田橫自立為第七個齊王)。齊王的座位不好坐,外面砍,自己人也砍,天下動亂如此。不過,齊王一直還是田氏在做,說明田氏的宗族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酈生勸齊王的話,都是老生常談,還是分析項羽、劉邦的為人如何,然后再把最近的攻守形勢描述一番?傊,項羽有兩大毛病:一是背主,二是吝賞,劉邦則恰恰相反,舉義旗,分田地,而且現在勢力擴張……和隨何游說九江王的版本基本一樣?磥恚瑵h王已經有了統一的宣傳口徑,不停地打廣告,強迫記憶,于是大家都知道“送禮就送腦白金,投降就降劉亭長”。
這時,齊正屯兵歷下(今濟南歷城)防御韓信、張耳,承受了一定的壓力,既然劉漢王的廣告做的這么好,就撤了歷下的防備,準備簽訂和平友好條約。韓信一看酈伯伯游說成功,也準備罷兵。這時,出來一個叫蒯徹的辯士,讓酈食其不僅功虧一簣,而且連老命都搭上了。
辯士都是優秀的心理學家,蒯徹直接從韓信的私心深處下藥:“韓將軍你受命攻齊,漢王派使者到齊游說,也沒下文件通知你停止進攻啊。酈老頭一通忽悠,天天好吃好喝還有美女陪著,就拿下齊七十余城。你呢,辛辛苦苦打了一年多,才拿下趙五十余城,年底考評,可是憑業績哦。咱帶這么多人,還不如老頭子一個人的功勞大,羞也羞死了。”韓信對立功受獎最在乎,于是正好趁齊防備松懈,殺過了黃河。
次年(公元前203年)十月,韓信襲破歷下,揮兵臨淄。齊王一看,酈老先生言而無信,學習項羽好榜樣,把老伯伯給煮了。
后世認為,韓信求功心切,破壞了酈食其的和平談判成果,讓酈先生死于鼎鑊,為自己也埋下了禍根。這件事如果追究責任,劉邦應該負首責,既然派酈生勸和,就應該命令韓信待命,伺機再動。至于劉邦沒有明令韓信停止攻齊的原因,一則可能是因為通訊落后,溝通不到位,這是最善良的推測;二來可能是因為劉邦考慮到,田氏力量強大,酈生談判的結果是什么?齊舉國投降?不可能,結果也只能是建立統一戰線,共同對付項羽。以齊的戰略位置,留著這么一個隨時可能反水的同盟軍,不如找機會徹底干掉?梢钥隙ǎn信的行為,劉邦內心是相當滿意的,因為這個結果是劉邦利益的最大化。至于犧牲了酈食其,反正黑鍋有韓信背著,劉邦得了齊地,又抓住了悍將韓信一根小辮子,賺大發了。帝王心,海底針!驹瓨祟}:酈食其被烹是誰的過錯?】
來源:新浪網讀書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