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對比評點李白與崔顥的《黃鶴樓》

2012/5/8 16:04:32 點擊數: 【字體:

       

    李白登黃鶴樓時為眼前的情景所感染,詩興大發。正題筆間,卻見到崔顥已經留下了詩作《黃鶴樓》,李白被此詩的文才所折服,感覺如果再寫也無法將他超越。于是提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不管這段故事是否屬實,卻正是因為這段故事,因為這段故事的主人翁是李白,所以使得崔顥從此名滿天下,這首詩更是得到人們無限的贊美和喝彩,稱他是唐詩七律第一。即便后來李白后來又作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人們也覺得那不過是仿效催顥之作,價值遠遜〈黃鶴樓〉。《黃鶴樓》真的如此高的成就和地位嗎?作為今人的我們不妨用更客觀和中立的眼光來對兩首杰作進行一番評判。

 或許李白再也無法寫出比催顥更杰出的《黃鶴樓》,因為太白身處黃鶴樓,同樣的景象,同樣感覺,同樣的心情,所有的東西都被別人所寫了。就如學書法,如果你總按一個字帖去描仿,你永遠不可能超越它。但李白后來登鳳凰臺時,由于地點以及時間和國家態勢的改變,他的感覺和心情肯定就完全的不同了,他在此刻體會到的東西和在黃鶴樓是不一樣的。這時李白的筆下,視野更開闊,氣勢更開遠,內心深處的東西也更深刻。崔顥所表達的是個人遠在他鄉時的孤獨、憂思。而李白此時所表達的卻更多是對國家的前途,對民族民運的憂慮。無論是深度、眼界上都要勝出《黃鶴樓》。我們不妨來個大比較:
       
    1。昔人已乘黃鶴去VS鳳凰臺上鳳凰游
         
    評點:都是交代此時的背景,李白的7個字卻用的更巧妙。
    
    2。此地空余黃鶴樓VS鳳去臺空江自流
     
    評點:崔詩還在交代背景,有拖泥帶水之嫌。李詩眼界更開闊舒展,他想到的不再是鳳凰臺,而是波濤滾滾的萬里長江。
  
    3。黃鶴一去不復返VS吳宮花草埋幽徑
    
          白云千載空悠悠VS晉代衣冠成古丘
    
    評點:跟“空余黃鶴樓”一樣,崔詩此時仍然有點多余。而太白卻看到了古人的遺跡,體味著滄桑的歷史。
  
    4。晴川歷歷漢陽樹VS三山半落青天外
    
          芳草萋萋鸚鵡洲VS二水中分白鷺洲
       
    評點:上面兩句,誰描寫的景物氣象更高遠?誰對語言運用的更精妙?如果單把這兩句從兩首詩中分離出來比較,不夸張的說,太白的這兩句顯然可以成為妙絕千古的寫景之作,而崔詩這兩句則顯得多少有點平淡。或許崔詩勝在情感的真摯上,但再看下面。
    
    5。日暮鄉關何處是VS總為浮云能蔽日
    
          煙波江上使人愁VS長安不見使人愁
  
    評點:此處兩人都徹底釋放了自己的情感,但崔詩表達的是個人的鄉愁離愁,可以和李白寫《靜夜詩》的感覺相同;而后者則想到的則是對一個國家和民族以及個人民運的憂慮,深刻程度顯而易見。所以兩首詩在深度,景物描寫的大氣和壯觀程度而言,李詩都應居上。一家之說,直言不諱。【原標題:“崔顥有詩在上頭”,自有后人定雌雄!】

    來源:天涯社區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