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正方觀點:政府應該負責貨幣工作
財長桑弘羊(正方):本人之所以實施新的貨幣政策,是為了適應發展的潮流。舊的貨幣淘汰了,當然要發行新的貨幣。看看貨幣發行史就知道:夏朝發行玄貝幣,到周朝就發行紫石幣,后來發行銅錢、刀幣,一種貨幣終結,新的貨幣自然興起。
如果政府對貨幣袖手旁觀,后果將不堪設想,真幣假幣一起在市場流通,富了那些不知好歹的臣民,拿著財富顯擺,敗壞風氣。
反方觀點:不宜頻繁推出新貨幣
民意代表(反方):財長先生,您說的是一個偽命題,貨幣的功能在于交換。古代沒有貨幣,我抱著布上集市,交換你的絲(抱布貿絲),交易就這么發生了,沒鈔票也行。可到了后世,花樣多起來,一會金龜幣,一會刀幣,一會銅錢,貨幣政策變來變去,人心也變來變去,假幣乘虛而入,作假越來越多(幣數變而民滋偽)。咱們漢帝國繼承了秦帝國惡劣的金融制度,數次變更貨幣,造成金融市場的混亂,其實,通過改變貨幣發行來應對已有的經濟難題,就好像用火滅開水一般荒謬。
朝廷貪財,人民也學樣,最后大家一起玩死(上好貨則下死利也)。
正方觀點:嚴格控制資本向個人集中
財長桑弘羊(正方):各位代表,我不得不痛心疾首地提醒你們,如果將貨幣發行權下放到民間,后果將是十分嚴重的,不堪設想的。這種教訓在咱們漢帝國早就發生過。
前任國家領導人漢文帝在任期間,民間具有貨幣鑄造權、發行權,而且可以經營鹽業,可以開鋼鐵公司。貨幣鑄造權濫用的后果是什么?導致擁有經營鹽權、貨幣鑄造權的皇叔劉濞(bi),在擁有強大經濟資源和經濟話語權的基礎上,勾結東部地區的不法分子,發動了史上最可怕的七國軍事叛亂,差點覆滅我們的國家政權。還有,前任領導人漢文帝的男朋友鄧通(咱們漢文帝的性取向,不用多說,你懂的),擁有開采西山銅礦、發行貨幣的專利,結果呢,形成經濟上的魔獸,導致西部地區的經濟資源往鄧通的方向流動,他們的貨幣蓋過央行的貨幣,橫行天下(吳、鄧錢布天下)。多危險啊!
有命令禁止民間發行貨幣,不法之徒才會斂手,大家安安分分做自己的那一份工(而各務其職)。貨幣發行權掌握在政府手里,金融市場才不會混亂,下面的人才不會胡思亂想(幣由上,則下不疑也)。
方觀點:官方造幣導致假幣兌換真幣
民意代表(反方):財長先生,你睜開眼睛看看,歷來的貨幣發行政策是何等的混亂無序。本來市場上的貨幣好好的,財物流通,大家高高興興搞交易。到您任上,廢除舊幣,發行所謂的白金龜龍幣。
貨幣系統越來越亂,于是政府設立水衡官進行管制,結果呢?管制的目的達到了嗎?錢幣鑄造機構偷工減料,造出來的錢,不是薄了就是太厚,輕的輕,重的重,一枚枚歪瓜爛棗似的。農民兄弟們鬧不清新幣的分量,就用舊幣來衡量新幣,只相信舊幣,對新幣忠誠度很低。新舊幣之間的差異產生了利益空間,商人們用五成的好幣兌換一倍的劣幣(商賈以美貿惡,以半易倍),到處是偽幣換真幣的牛皮癬廣告。金融市場的混亂導致實質的通脹,買家買到的貨物縮水,賣家喪失商業倫理(買則失實,賣則失理)。選擇真幣?影響貨物流通,使用貨幣的人無比煩惱。
所以,我們大聲疾呼,國家要放棄壟斷經營,不要禁海,不要禁幣,讓商品自由流通。
結語:以上文字出自漢朝經濟工作會議記錄《鹽鐵論》,其議題,其口吻,如今看來是何等的熟悉,毫不隔膜。一些事情,我們以為是新鮮玩意,其實,幾千年前,它就在上演了;一些爭論,我們以為前無古人,其實這些命題,曾是地下那些白骨們噴過的口水。
經久不衰的國學熱,為啥只重視四書五經,卻忽視《鹽鐵論》這樣經世致用的經濟學巨著呢?此書既有文學深度,也有新聞力度,更有理論高度,孩提時代就熟讀,長大后必受用無窮。【原標題:兩千年前的金融工作會議:如何防止貧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