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杜康,中國秫酒的創始人,史稱釀酒鼻祖。晉人江統著的《酒誥》中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云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杜康系黃帝時代人,初始為黃帝屬下的牧羊工。當時的軒轅黃帝已由單一的“游群酋長”變成了主持山耕農業的聯盟領袖。杜康,這位頭腦活絡的牧羊工從“空桑穢飯,醞以稷麥,以成醇醪”中得到啟發,反復研試,遂得釀酒之秘,造出了開天辟地的第一杯秫酒,被黃帝提拔為宮中的膳食官,即“宰人”。
杜康酒問世后,歷代帝王視其為珍品。周平王遷都洛陽后,得嘗杜康酒,感其佳,遂定為宮中御酒,并封杜康為酒仙,賜杜康村為“杜康仙莊”。杜康酒從此名揚天下。明馮時化《酒史》載:“杜康作酒,酉日死。”后,人們尊杜康為酒神、酒祖,被立廟享祀,逐漸形成了光輝燦爛的杜康文化。
“五彩鴛鴦蝦”和“雙黃鴨蛋”
凡到過杜康村,參觀過杜康泉的朋友無不對杜康泉中兩兩相抱、蜷腰橫行的“五彩鴛鴦蝦”和“雙黃鴨蛋”嘆為觀止。
1990年11月6日,中國地質礦產部地質環境管理司會同衛生部、輕工部組織了由地質礦產部地質環境管理司副司長、高級工程師李烈榮,衛生部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所所長許延聰,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室主任徐方等13位專家組成評審組對杜康泉水進行了科學鑒定。鑒定表明:杜康泉水中含偏硅酸45.76~65.0毫克/升;含鍶0.40~0.54毫克/升;其他尚有13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屬含偏硅酸和鍶的重碳酸鈣型礦泉水。
鍶對人體有軟化心腦血管,增強鈉的排泄,生骨,壯骨,補充腎氣,調節代謝平衡的作用。偏硅酸具有恢復血管彈性,清除血管內壁沉積脂肪,保護心腦血管系統的正常機能的作用。人體內如果鈉過多,易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而鍶卻能減少人體對鈉的吸收。
由此可見,杜康河的“五彩鴛鴦蝦”和“雙黃鴨蛋”一定與杜康泉的水質有關。但遺憾的是,目前還不能用科學的論據來解析這個怪異的生物現象。
名人與杜康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中有“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句,成為千古絕唱。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止酒》詩題材下自注云:“儀狄造,杜康潤色之。”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吟“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
……
民國4年(1915年)2月20日,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正式開幕。25日,美國副總統馬沙和前任總統羅斯福等政界人物到中華政府館和中國食品館參觀,品嘗了中國十幾種名酒,其中品嘗了參展的汝陽“杜康”字號的高粱酒。美國《舊金山報》、《萬國博覽會快訊》介紹“杜康”字號高粱酒說:“風味獨特又以冰晶而顯其長,受到諸國青睞。”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29日晚,周恩來總理設宴招待,席間,田中首相稱贊“天下美酒,唯有杜康”,希望能喝到杜康酒以品仙味。
1972年10月,周恩來總理倡導“復興杜康,為國爭光”。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書畫大師李苦禪題詩:“醉虎眠龍瓊漿液,飲到劉伶是酒神。芳逐康河千載譽,名返仙莊一杜魂。昔日魏武解憂釀,今朝百姓慶豐醇。八仙復聞爭品咽,過海猶香九霄云。”
……
杜康文化遺跡
香醇園
香醇園是建在杜康造酒遺址上的園中之園。三幢歇山琉璃屋面門樓,組合為仙莊山門。明樓上鑲八十五歲書畫大師李苦禪所書《杜康仙莊》青石匾額。山門外兩側,各豎約三米高的青石雕刻,底座六壁,其中兩壁是淙淙康水,清且漣漪,四壁為神獸馱樽,形態各異,象征最古老的名釀杜康酒,是來自最奇特的佳泉——杜康泉。
酒祖殿
酒祖殿位于祠院后部,為全祠的主體建筑,磚木結構,歇山重檐,二十根大柱構成四面回廊,抱廈額枋上的那塊鐫有“酒祖殿”三個黑底金字是中國末代皇帝之胞弟,當代著名書法家愛新覺羅•溥杰八十四高齡所書,兩邊柱子上掛有“德存史策,縱萬事紛爭,稱觴乃成禮義;功在人寰,任百憂莫解,借酒能長精神”楹聯,抱廈前嵌一大型透雕券口,八仙醉飲栩栩如生。入殿可見須彌座上神龕內的漢白玉杜康雕像,鶴發銀須,神姿瀟灑,溫厚純樸,聰慧俊拔,左手抱壇,右手舉爵,穩坐于當年造酒保護神——龍頭龜上。左側墻上的壁畫是《杜康醉劉伶》神話,右壁畫的則是《杜康造酒》故事。
酒祖殿前兩側的那對“朝天吼”石獅,原放置在杜康仙莊寨門兩旁,造型奇特,做工精細,其配座鐫刻有“八仙醉酒”浮雕,各路大仙抱壇執壺,俱成醉態。據有關學者考證,該獅為明代成化年間遺物。
杜康祠
杜康祠是占地200余畝的一個大型建筑群,為唐宋“廊院”制格局,高低錯落,虛實對比,布局均衡對稱,縱橫軸線分明,結構、造型、色彩則集漢、唐、宋、明、清之萃,表現了顯著的時代風尚。杜康祠最前面的一座懸山式建筑,便是該祠山門,其明間立欄上懸掛著中國書畫家李可染親書的“杜康祠”匾額。
杜康碑林
杜康文化名震國內,譽馳五洲,海內外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文人騷客不少人慕名而來,留下了珍貴的墨寶,為了展示書法藝術并弘揚杜康文化,杜康文化研究會在酒祖殿兩側的爬山廊中建起了“杜康碑廊”,將六十七通書畫碑刻珍藏其中。原國防部長張愛萍的草書“御風揚神”,道出了杜康酒的真諦。已故書畫大師李苦禪謳歌杜康與杜康酒的七律“醉虎眠龍瓊漿液,飲到劉伶是酒神,芳遂康河千載譽,名返仙莊一杜魂,昔日魏武解憂釀,今朝百姓慶豐醇,八仙復聞爭品嚥,過海猶香九霄云。”是對杜康的最好評價。書畫大師李可染的“佳釀之祖,世傳杜康”,中央美院副院長朱乃正教授的“返璞歸真”、“酒情墨緣”;著名國畫家婁師白的“花王唯魏紫,美酒數杜康”;全國書協主席啟功,副主席肖勞、沈鵬的大作;全國作協常務書記葛洛、著名作家姚雪艮游杜康仙莊的詩作都在碑廊里得到展現。國際友人,原越南共和國國家主席黃文歡為社康酒題寫的“五洲飄香”,日本朋友石飛博光題寫的“酒魂”,曾香英丘仿我國著名書法家懷素的“夢”等等,都習習生輝,贊美杜康,筆歌仙莊。
杜康泉
杜康河中的杜康泉,為天下名泉,泉水味甘質純,清冽碧透,一溪北流,形成了杜康河。河中生長著一種長約一厘米的小蝦,名五彩對蝦,又稱“五色鴛鴦蝦”,全身橙黃,兩兩相抱,蜷腰橫行,鴨食此蝦產蛋呈橘紅色,堪為天下珍奇。
杜康墓園
杜康墓園位于杜康祠南側的“垂花門”內。寬闊的甬道從鐫刻著“酒祖勝跡”的青石牌坊下直通杜康墓冢。墓前有康熙二十八年的“酒祖杜康之墓”石碑立于赑屃背上;左右兩側分別矗立著《酒祖杜康傳略》與《重修杜康墓園銘》兩個歇山碑樓。
空桑酒樹
杜康河西岸,杜康祠門前有一個雕欄池,其中長著一棵老態龍鐘但枝葉繁茂的暴皮柘桑,人們都稱之為“酒樹”。據傳,杜康就是在這里透過“空桑穢飯”之現象,發現了秫酒釀造的奧秘,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杯白酒。
魏武居
魏武居,位于杜康墓園西側,是一座硬山卷棚式建筑,“魏武居”內有魏武帝塑像一尊。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生當亂世,立志要統一天下。為實現他的遠大抱負,遂寫下了千古不朽的《短歌行》。
古釀齋
古釀齋,位于杜康仙莊東側,是一處廊院格局的小庭院。相傳,周代杜康后人曾在此整理總結出了我國最早的制曲,釀酒工藝規程,即“五齊”、“六法”。其他還有“醉仙石”、“櫻花園”、“劉伶池”、“七賢雕塑園”、“酒龜石”、“中國酒文化博覽中心”等景觀。
中國酒文化博覽中心
中國酒文化博覽中心是一幢重檐復屋天井院閣樓式建筑,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該館平面為六棱六邊、外壁三層用黃色琉璃瓦覆蓋,屋檐下安有六個垂蓮柱,上嵌立臥枋,下穿斗拱托楣子,沿臺明草白玉欄桿繞館一周透過二十一個假窗上“詩圣與酒仙”的人物壁畫,便是一個酒的世界,在這里不僅能看到各種中華名酒,還可沿著中國歷史的長河領略中國五千年來的各種酒器與酒具。從夏商至今,陶瓷器、青銅器、金銀器、玉瓷器等酒器,酒具的生產史,幾乎像酒一樣源遠流長,千姿百態。
此外,博覽中心還陳列著歷年來在杜康遺址出土的商代青銅爵、漢代陶壺、陶罐,秦、漢、唐、宋等朝代的制錢以及戰劍、銅鍋,古代釀酒粉碎谷物的碓臼,書有“杜康仙莊”字樣的古代民間家什以及新發現的建安時期的酒灶等數百件,為研究杜康酒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資料。
七賢勝景
七賢勝景位于杜康仙莊北部,在奇石異卉組成的高臺上,有七尊或立或臥、或呼或笑,形態各異、醉態可掬的草白玉雕像,他們是山濤、向秀、王戎、嵇康、阮咸、阮籍、劉伶,號稱“竹林七賢”。當年這七個名士才子均以古都洛陽為活動中心,他們雖有濟世之志,但生逢魏晉易代之際,政治腐敗,社會黑暗,為逃避現實,同殘暴勢力做斗爭,便崇尚老莊學說,反抗舊的禮教,不求名利,以酒交友。經常在杜康仙莊酣飲,借以發泄內心的苦悶和憤世嫉俗的感情。
櫻園
櫻園位于杜康祠北側,這是汝陽杜康酒廠將第一批出口杜康封裝后,通過中日友好代表團將樣品酒送給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日本朋友山口橫雄激情如潮,遂回贈二十粒日本國花——櫻花種子,入種后,現已成林。每年櫻花盛開時游人如織。
劉伶池
劉伶池位于杜康河東岸,池旁有一劉伶醉臥的青石雕像。相傳,杜康酒秘傳延至晉代仍不失杜康遺風,一天,嗜酒成性的劉伶驅車來到杜康酒家,干懷暢飲,誰知三碗酒下肚,便力不能支,拖一壇好酒昏昏欲醉,倒臥在地。從此,這里便汪出一池清水,人們稱之為“劉伶池”。【原標題:飲酒思源 唯有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