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根據出土的甲骨文、典籍等記載,武丁重用傅說為相,傅說職權非常之大,居于眾臣之首。傅說不僅能代表商王發布軍事和政治命令,指揮貴族,討伐別族,主持祭祀和籍田(在甲骨文的《武丁卜辭》里傅說是唯一獲此待遇的大臣),視察農業。他還經常陪同武丁或者單獨帶領部眾進行大規模的狩獵,也都表現出色。一次,武丁令傅說狩獵,傅說獵得鹿若干,老虎十一只;還有一次,武丁患了牙病不能外出,傅說用陷坑法獲得麋鹿達二百零九只之多。
此時,奴隸制生產關系得到發展,農業、畜牧業已相當發達,人們已掌握了黍、麥、稻、粟等重要種類農作物的栽培技術。著名的青銅冶煉業在武丁時期最為有名,無論品種、數量還是工藝水平都是首屈一指的。當今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武丁時期鑄造的。
武丁時期,國家內部機構設置較為健全,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因此征服了周邊許多國家。據考證,武丁時期,商朝先是通過大規模的征戰迫使周邊的小國完全臣服;接著又攻打了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帶的小國,擴大了版圖;還打敗了西北的少數民族鬼方、羌方和土方等,其中對鬼方的戰爭就持續了三年。武丁還積極開拓南疆,征服了荊楚地區的夷方、巴方、虎方等。到武丁末年,商朝已成為西起甘肅,東到海濱,北及大漠,南逾江漢,包含眾多部族的泱泱大國,這不僅有力地促進了中原地區與周邊部族的經濟、文化交流,更有力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
就這樣,武丁、傅說君臣勵精圖治,迅速扭轉了商朝王室衰微的局勢,把武丁一朝治理成為有商一代最為強盛的時代,成功實現了"武丁中興",正是因此功績,武丁在商末被追謚為"武"。
后來宋襄公還作祭祀殷代祖先的樂歌《商頌》(宋為周滅商后,商的后裔所建立的國家),其《玄鳥》篇寫道: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這是在紀念武丁大王的光輝業績。
傅說大名垂宇宙
傅說在貢獻自己不凡才干的同時,也名垂青史。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武丁夜夢得圣人,名曰說。"已經把傅說封為"圣人"。歷史上還把傅說敬為"夢父",其所隱居之處也被叫做"圣人窟",他因此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圣人",比"文圣人"孔子都還早約八百年。
傅說生前獲得了武丁的重用,二人感情很深,在卜辭里,就有武丁占卜詢問傅說是否有憂之辭,體現了他對傅說的關心。
因為貢獻突出,傅說受到了商王朝的極度推崇,去世后還受到了商王朝的祭祀。據甲骨文卜辭記載,武丁曾進入傅說的封地進行野祭,深懷思念。【原標題:夢寐以求:武丁大王夢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