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為什么沒能成為“漢初三杰”之一
2012/5/2 16:53:3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陳平作為西漢初期的謀臣,對西漢政權的建立和鞏固立下奇功。可以說劉邦能夠打敗項羽,平定諸侯,統一天下,包括在白登山擺脫匈奴的包圍而化險為夷,都離不開陳平的計謀。雖然,劉邦在后來給了他豐厚的賞賜,也給了他高官厚祿,但他并沒有從感情和心理上得到劉邦的認同,沒有被劉邦列入漢初“三杰”。究其原因,這與他的個性和品行有關。
中國封建的倫理道德有許多糟粕,比如說,“三綱五常”中的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所宣揚的等級制度;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欲”倫理道德思想等,反映了對人性的摧殘和壓制,對人本能的壓制。但其中也不乏許多優秀的思想,不僅成為中華文明傳承的優秀成果,也成為整個人類文明的精神財富。
儒家思想所宣揚的忠孝節義,禮儀廉恥,所推崇的仁義、孝悌是封建倫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準則。這也應該是封建倫理的基本道德底線。
陳平雖然智謀過人,但大多是陰謀為主,連他自己都說是“陰謀為體”,但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作法不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有的甚至超越了當時的道德底線。他貪財好利,徇私舞弊,同時,又與其嫂通奸,嚴重違背了倫理道德規范。在人品上得不到大家的認同,也為封建士大夫所鄙視。
劉邦最初是不打算重用陳平的。正是因為他聽說了陳平的德行不好。除了自己從心理看不起陳平的為人外,更重要害怕由此而失去其他才智之士的擁戴。但當時處于亂世,劉邦急需人才來幫他打天下,因此,在蕭何的規勸下,劉邦接受了他,也重用他,并在危急的時候依靠他擺脫了困境。但劉邦在感情上始終沒有親近他。在劉邦的心目中,陳平的地位和對陳平的感情是遠遠不能與漢初“三杰”的張良、蕭何與韓信相比的。在劉邦大宴群臣時,自己就說了,他自己謀略不如張良,后勤不如蕭何,帶兵決戰不如韓信。“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雖然,韓信最終被劉邦妻子呂后所殺,但對劉邦來講,那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為了鞏固西漢政權需要而不得不那樣做的,因此,當劉邦聽到韓信被殺后,“既喜且憐”。在情感上是認同的,在心理上是同情韓信的。
陳平有智謀,劉邦需要打天下,不得不重用他,他也在亂世之中才有了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但他德行有虧,所以不能入“漢初三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原標題:陳平為什么沒能成為“漢初三杰”之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五中歷史名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