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太守發明家杜詩

2012/5/2 9:15:35 點擊數: 【字體:

  
    衛輝人杰地靈,一千九百年前的杜詩就是從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而且走得很遠。
       
    說來好笑,小時候我曾一直認定杜詩是個寫詩的,就和杜甫、杜牧差不多。后來才知道搞錯了,杜詩并不是詩人,而是個不大不小的官,還是個發明家,被譽為“杜母”,他始終在用自己高尚的生命寫著另外一種詩。
       
    杜詩,字公君,東漢初期河內汲(今河南衛輝)人,生年不詳,公元38年去世。杜詩年幼的時候就很有才華,也有遠大的政治抱負,起初擔任郡里的功曹(相當于現在的地方政府秘書長),除掌管人事以外,也參與其它政務。由于他為官清廉,能夠秉公薦賢,故仕途順暢,受到人們的稱贊。漢光武帝時,杜詩升任侍御史,相當于現在的紀檢監察干部。據史書記載,當時有個名叫蕭廣的將軍,經常放縱兵士騷擾百姓,為非作歹。杜詩多次提出警告,蕭廣仍一意孤行,于是杜詩親自領兵討伐蕭廣,最終為百姓除掉了這一禍害。其后,杜詩陸續擔任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等職。都尉是郡守的助手,兼管全郡的軍事,相當于后來的城防司令。這期間,因他辦事干練果斷,責任心強,所以很受光武帝劉秀的賞識。
       
    公元31年,杜詩升任南陽太守。南陽乃一大郡,又是光武帝劉秀的老家,劉秀統治集團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大多是出自南陽的豪門富戶,這些人手眼通天,背景復雜,根本不把地方官吏放在眼里,因此一般人都不敢到南陽做官。杜詩來到南陽以后,他不信這個邪,在他看來,當官就要為民作主,造福百姓;當官就要敢于扶正祛邪,治理好一方。他首先辦的三件事是:一、對于那些作惡多端、民憤極大的地痞無賴,嚴厲制裁,“以誅暴立威。”二、對于有真正實學能干事的人,即使出身微賤,也大膽使用。三、民乃國之本,要讓百姓安居樂業,減輕或免除他們的勞役負擔。同時,杜詩還身體力行,興修水利,擴張耕田,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并很快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賴。人們把他比作召信臣,敬仰備至。召信臣是西漢時期人,曾任南陽太守,他鼓勵百姓治山治水,使人民得以富足。杜詩任南陽太守期間,百姓常常把他和召信臣相提并論,說:“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但杜詩自己卻是一個十分謙遜的人,他從不居功自傲,反而常常感到自己功勞不大,有負圣望。他曾經向皇帝上疏道:“愿退大郡,受小職。”但光武帝很欣賞他的才能,沒有接受他的請求。杜詩又是一個相當檢樸的人,在他居官時,兩袖清風;在他病死后,竟困窘得家無田宅,甚至連埋葬的地方都沒有。
       
    但杜詩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威力強大的水力鼓風機(又叫水排)便是杜詩發明的,這是人類生產力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標志。據《后漢書·杜詩傳》記載:杜詩“造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它作為一種完整的水力機械出現在一千九百年前,不僅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新本領,而且在世界科學史上也占有領先地位。這是因為,在歐洲,水排的發明與推廣,算起來要比我國晚一千多年哩。
       
    在此之前,我國冶鐵用的鼓風工具,叫做橐。它是用牛皮制成的,就像現在的“皮老虎”。人們手拿橐的把手,使它一張一合將風鼓入爐中,把炭火吹旺,使金屬熔化。最初是一人一橐,通過一個進風管鼓風。之后有所改進,人們又發明了多管鼓風辦法,把許多橐排起來,通過幾個進風管一起向爐里鼓風,稱為“排橐”,這顯然要比單橐鼓風進步得多。但是,排橐也有缺陷,因為它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畜力,這對進一步發展冶鑄事業也是一大障礙。于是,杜詩就多次召集冶鐵工匠,出注意想辦法,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畏困難,不斷探索,終于設計、制造出了水排。當水流沖擊鼓風機的主輪葉片時,輪子飛快轉動起來,把強大的風力吹入冶鐵爐里,不長時間,一爐鐵便煉出來了。
       
    據元朝王禎《農書》記載,杜詩發明的水排,分立輪式和臥輪式兩種。立輪式水排結構簡單,容易制造,水流落差小,適用于小型冶鐵作坊。臥輪式水排結構復雜,水流落差大,適用于規模較大的冶鐵工場。水排的設計和制造,提高了冶鐵業的生產功效,在水能利用方面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就是衛輝人杜詩,他用自己高尚的生命,在書寫著另外一種詩,一種真正的好詩。【原標題:太守發明家杜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鄉韻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