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將留與后來人
2012/5/2 10:02:3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還在年幼時,一部叫做《封神榜》的神話電視劇讓我于時光的縫隙中得以窺到了三千年前那場大戰前后的風風雨雨,除了那個讓我見到便心生懼意的美麗到讓人目瞪口呆的狐貍精妲己,大展雄略的姜太公和周武王及他身邊的眾位戰士的神勇善戰以外,在那些被暴虐的紂王除掉的諸位忠臣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位無畏忠諫的卻被殘忍剖心的大臣——比干了。
如今站在這片牧野大戰的故地,數千年歷史的風塵再一次吹起了忠臣比干的故事。數千年來,人們從未忘記過這位耿耿忠心的忠諫之士。2008年5月8日,是他誕辰3100周年的日子,關于比干的紀念活動同往年一樣早早便做好準備,許多活動已經開展了起來。各種紀念活動的宣傳標語使這座城市處處洋溢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我不禁傲然,我的腳下,曾是一個有著各種名聞天下的故事的土地;我腳下的這片土地,曾經有一位忠膽義腸得驚天動地的英雄在這里演繹過人生;甚至,就在這里不遠,他的千年忠骨在這里憩息。新鄉市衛輝,這位亙古忠臣的塋葬之地,自1992年以來,這里已連續舉辦了13屆紀念活動,前來尋根謁祖和觀光旅游的比干后裔和華人華僑已多達五六萬人次。
《封神榜》的故事中,比干有一顆“七竅玲瓏心”,也就是一顆天生有七個洞的珍奇心臟。忠膽雄心的他被妲己視為眼中釘,便于一日假說自己心病復發要以玲瓏人心一片煎藥吃下才可 痊愈,比干聞之又驚又怒,到了朝殿之上便破口大罵:“妲己賤人!我死冥下,見先帝無愧矣!”又泣:“成湯先王!豈知紂斷送成湯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即拔劍剖腹,但其血不流;比干將手往腹內摘心而出,擲在地上,掩袍不語而去。
比干去得悲壯。他食了姜子牙的救命符藥,騎馬飛奔跑了好幾里路,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比干勒馬即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回答:“人若無心即死!”比干登時大叫一 聲血如泉涌,一命鳴呼去了。妲己現出真身哈哈大笑著遠去,飛虎箕子微子等一干忠義大臣飛馬趕來,卻再也叫不回老丞相的英魂了。
比干出殯那天,城中萬人同悲,文武百官集體前來為比干送行。太師聞仲正好出征歸來,驚問究竟出了什么大事?得知比干死訊后,悲痛得差一點昏死過去。
后來,姜子牙助周滅紂成功,奉元姶天尊的法旨封神,而比干被追封為“文曲星君”。
結局似乎是皆大歡喜的,然而我還是覺得遺憾。封神臺上的光輝抵擋不住他剖腹挖心的那股悲情,忠膽雄心終被邪惡的力量所害,費盡心血極盡全能的挽留卻再也扶不起泣動天地的忠腸之軀,“山鳴鬼又哭,地裂川亦震”,那份深入骨髓的痛心,萬世難沒。
這份痛心經由人們的情感渲染出沒于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中,隱現于歷代明君的鞭策警戒里,“賢哉萬世忠臣師,比干而已前其誰”,“只見明誠不見身”,扼腕之痛遺于后世。
位于現在新鄉市衛輝的比干廟是北魏孝文帝感念其忠心而建的。現在存留的建筑群是明代弘治七年重建的,它也是中國第一座含墓祭人的祠廟。在中國古代名人遺留至今的著名 古廟中,有孔廟、岳飛廟,但廟主的歷史均比不上比干廟,比孔廟早500多年。稱為“天下第一墓”。比干廟內碑碣林立,從春秋時期的孔子劍刻碑到清朝乾隆親書御碑,共64通,幾乎含蓋了我國歷史上所有朝代。孔子劍刻“殷比干莫”碑,是迄今發現的唯一的孔子真跡,被譽為“天下第一碑”。 相傳林姓由比干而來。比干被剖心而死,夫人陳氏逃難于長林石室,生子名堅。后來,周武王打敗紂王,賜比干的后代姓林。比干為世界林氏之太祖。衛輝比干廟,天下林氏根。衛輝市委、市政府從1993年開始,每年舉辦比干誕辰紀念會,國內外林姓子女紛紛前來衛輝朝拜謁祖,比干廟已成為海內外比干后裔祭謁的圣地。【原標題:想得先生也知自,欲將留與后來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鄉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