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頊宗教改革
2012/5/3 15:34: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顓頊是傳說中上古“五帝”之一(“五帝”的說法不一,一般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其文跡最早見于《左傳》,他的主要功德是對原始宗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
五帝的時代處于我國原始社會的晚期,在顓頊以前,神人不分,生產和生活籠罩在對鬼神的 祀之中,社會秩序嚴重失衡。顓頊對這種局面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治。首先改變黃帝以來的遙遠古代各族圖騰崇拜物來命名官職的方法,就近以與邊日常生產生活需要來“名官”,“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其次“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這就是神話中所說的“絕地天通”!妒酚•五帝本紀》中還說他的宗教改革是和“觀天象”、“制歷法”相聯系的。中國古史學家許旭生先生認為,黃帝時代林立的諸多部落三斬斬合并成若干大部落,是我國古史上第一個巨大變化。到了顓頊時代,貧富分化嚴重,勞力和勞心開始分工(在當時表現為宗教內部的變革),顓頊順應時代需求,將“司天”與“司地”分開,有人專管社會秩序,有人專管為人們求福免禍。當時,我國農業已經相當發達,農民對于季季的規定有迫切的要求,而且專職管宗教的人因為要按季節祭祀神 ,就要對一年中季節的變化加以觀測,加以規定。因為他們是專職,就有閑暇,不象從前的巫覡由農人或牧人兼辦,生事煩忙,他們可以對宇宙間的現象作一種靜穆的觀察。這就促進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帝顓頊這一次關于宗教的改革對將來的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實是我國古史上第二個巨大變化。”(《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
《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魯國大夫梓慎的話說:“衛,顓頊之墟也,故為帝丘。”“帝丘”在春秋時代為衛國第三次遷徙的國都,而衛國的中心區域即今河南濮陽。商顓頊及其部落在帝丘完成了“絕地天通”,這一變革社會的偉大工程,顓頊的宗教改革對中華民族從蒙昧走向文明做出了重大貢獻。
【原標題:顓頊宗教改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濮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