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病香無力的被暮風吹著,杜宇聲聲喚著愁歌,冬日的剩水殘山在翳翳陽光的照射下,充斥著灰白的顏色,庭邊的蘭草在嚴霜的憐愛中結成了耀眼的冰晶,冬日的氣息中,布滿了凄慘和無奈。漢景帝劉啟,站在巍巍的高樓之上,心中也是無比的悲涼。
自從景帝劉啟登上了大漢帝國皇帝的寶座起,他就面臨著一個莫大的挑戰,那就是諸侯王。
由于文帝時期,對諸侯王的一味放縱和姑息,到了景帝時期,四方諸侯已經割據一方,固強自守,尾大不掉了。
剛上任的景帝,如果不能將諸侯王的問題解決,那么漢室的江山很可能就會斷送在他的手上。年輕的景帝感到了自己作為皇帝的重大責任,他每天都在冥思苦想解決之策,可仍然不得良謀。
沉思中,他看到了宮廷的紫竹外,有一支梅花斜出,那只梅花洗盡鉛華,不托脂粉,有如幽獨高傲的佳人。月邊疏影,暗光銷魂,梅花傲立旁的那一小片紫竹,已經消瘦損壞,絳黃無氣了,而那朵梅花卻孤芳一世,美麗異常。
風細細,雪垂垂,景帝看著這朵盛開的梅花,明白了,這場與諸侯王的較量,是沒有選擇的的余地的,在這場關乎生死的較量中,誰能取得先發制人的攻勢,誰就是強者。
景帝默默的走到了那朵凌寒開放的梅花面前,狠狠的折下那朵梅花,冷冷的擲了一句:“勝者一定是我!”
很快的,景帝就提拔了一批以晁錯為首的主張“削藩”的大臣,并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削藩”改革。
公元前一百五十四年,景帝以賣官等各種無理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西王的六個縣。
這年正月,漢朝廷削地的詔書送到了吳國。吳王濞立即誅殺了由朝廷派來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員。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遍告各諸侯國。消息傳來,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楚王劉戊、趙王劉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終于爆發了。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景帝那里,景帝的反映異常迅速,他派中尉周亞夫率36位將軍迎擊吳楚叛軍,派曲周侯酈寄擊趙,將軍欒布率兵解齊之圍,并命竇嬰為大將軍,駐滎陽督戰。
臺榭千秋,燕子來去,景帝邀晁錯一同飲酒踏青。
寶馬雕鞍,亂花飛絮,半陰半晴,散落的翠煙裊裊,景帝和晁錯相伴慢慢而行。
看著初春,黃鶯百囀的美景,景帝淡淡的嘆了一口氣,晁錯見狀,便問道:“陛下是在擔心戰事?”
景帝聽罷輕輕的回過頭來,答道:“諸侯王造反的事,早在我的預料之中,軍隊早就部署整頓完畢了。他們不造反,我反而陷于被動了。”
晁錯聽罷,悄悄的看了景帝一眼。景帝也回過頭來看了看晁錯,又接著說道:“諸侯王遲早都要造反,削地,造反的早一點,準備的差一點,危害小一點;不削地,他們造反晚一點,準備的好一點,危害大一點。”
晁錯點點頭表示同意。
“但你知道,我們自從削藩開始,就受到各方阻力,那些怕自己的家眷財寶灰飛煙滅的庸臣們,都極力反對。而今,天下大亂,他們更有托詞,說我削藩惹得禍。而天下的百姓,也會說我不愛民生,逼人造反。”
晁錯聽著,眉頭也不禁鎖了起來,答道:“是啊,陛下,如此一來,于內則百官向背;于外則民心向背呀!”
楚臺風緩緩的吹在景帝的臉上,景帝露出了一絲笑意。
“嗯!”景帝陷入了沉默。
遠處天涯,日暮斜斜,綺霞依依,桃李紛飛。景帝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說道:“還不僅如此,你知道老太太(竇太后)偏愛我弟弟劉武,總是伺機讓我退位,如今抓到如此大好的機會,她會不利用么?”
說到此處,晁錯更是深陷沉思,不敢答話。
“但我只需要一樣東西,就可以讓天下臣民歸心于我,讓百官再無怨言,讓老太太也和我一起眾志成城。”文帝平靜的說著。
晁錯聽罷此言,便抬起頭,看著春華芳菲下,景帝的背影,不甚欣喜的問:“陛下需要何物?”
“君之九族!”
景帝此言有如晴天霹靂一般劃過晁錯的心,晁錯不禁愣在了原地。
景帝見他沒有反應,便接著說:“你雖死,七國也絕不會罷兵。如此一來,他們便不再是‘清君側’的‘義軍’,而是大逆不道的叛逆。如此一來,不僅百官萬民會擁護我,老太太也會支持我。老太太一支持我,我弟弟梁王也就會支持我。而叛軍進攻長安,必經梁王領地,如此一來,一箭雙雕,不僅削弱了梁王,還能擊退叛軍。而后,我就會趁勢廢掉一批藩王,則天下太平矣!”
景帝回頭看了看晁錯,見他沒有反應。
又說道:“你一死,則為萬世忠良,垂名青史。我則會背著錯殺明臣的罪名,直到死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的命,陛下自取之。”晁錯鏗鏘有力的回答了景帝的話。景帝聽罷,微微一笑。
三天后景帝誅晁錯,去掉了七國起兵的借口。
三個月后,七國叛軍兵敗。七國失敗后,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景帝抓住這一有利時機,調整了諸侯王國的設置。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楚王外,其余六國皆被廢掉。
景帝也借此原因,繼續大力推行削藩。此后,絕大多數諸侯王國僅領有一郡之地,其實際地位已經降為郡級,國與郡基本上趨于一致。諸侯王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隨著年齡的增長,景帝也開始考慮太子的問題。
太子就是將來的一國之君,關系著大漢江山的興旺繁榮。而太子劉榮,庸庸碌碌無所作為,難成大器。因此景帝便在公元前一百五十年,廢掉了太子劉榮,改劉榮為臨江王。
半年后,景帝又將七歲的劉徹立為太子。
這日,薄霧黯淡,一汀煙雨,寒氣依依,春水碧天,景帝站在未央宮的大殿上,思考著,帝國的敵人。
為了大漢的江山,他必須為他的兒子鏟除危險。不久前,他已經尋機處死了權傾朝野的條侯周亞夫。又將自己的弟弟劉武的梁地一分為五,以削弱劉武諸子的勢力。
而今,還有最大的一個危險,隱隱存在,但景帝卻猶豫著,下不去手了。
遠遠的,景帝看見池塘春草,園柳鳴禽處,劉徹正在捕蜂戲蝶。林華掃落,徑草萋萋,東風習習,美景江山。劉徹在其中嬉戲玩耍,好不快樂。
看著這一切,景帝終于下定了決心,拍桌而起。
公元前一百四十八年,景帝派中尉郅都對前太子劉榮嚴加看管、審訊。劉榮在獄中,極其憤懣、悲傷,寫完向父親的謝罪辭后,自殺身亡。
一切障礙都排除了,景帝的心也安靜了。而景帝的生命,也慢慢走向了盡頭。
藹藹薄暮籠罩西山,光陰黯淡,悲風習習,碧山芳洲之上,哀鴻酸嘶,一片凄涼。景帝看著自己創下的一片治世,不禁微笑起來,他使出自己最后的力氣緊緊的握住劉徹的雙手,眼光中充滿了期待。
劉徹對著父親點了點頭,景帝也欣慰的笑了,漸漸的,他的雙手松弛了,冰涼了。
公元前一百四十一年三月,景帝病死于長安未央宮,葬于陽陵。【原標題:晁錯之死:道德人皮下的權奸漢景帝劉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