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司馬徽的難言之隱

2013/3/9 14:57:42 點擊數: 【字體:

 
    批評“好好先生”,不少文章提到司馬徽,原因是馮夢龍在《古今譚概》中說:“后漢司馬徽,不談人短,與人語,美惡皆言好。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聞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稱好好先生本此。”
       
    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被描繪成世外高人,號稱“水鏡先生”。《三國志•龐統傳》稱頌他“清雅有知人鑒”。劉備登門訪以國事,徽以不識時務辭之,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司馬徽確實善于知人。擅長評論人物的司馬徽為什么“不談人短”呢?《世說新語》注引《司馬徽別傳》回答了這個問題:“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有人倫鑒識。居荊州,知劉表性暗必害善人, 乃括囊不談議時人。有人以人物問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輒言佳。”
         
    漢魏之際,群雄割據混戰,司馬徽避居荊州。荊州是劉表的地盤,劉表暗昧不明事體,必將加害于善良之人,所以司馬徽閉口不褒貶時人。他“不談議時人”,是為人消災,也為己消災。這種做法,在亂世頗為人們推崇。當時,司馬昭極力贊揚阮籍,說“天下之至慎者,其唯阮嗣宗乎,每與之言,言及玄遠,而未嘗評論時事,臧否人物,可謂至慎乎?”(見《世說新語》注引李康《家誡》)不評論時事,不褒貶人物,言不及義,被統治者當作美德。稍后,王羲之的三個兒子同時去見謝安,兩個哥哥話很多,弟弟獻之只是問候而已。僅一面的印象,謝安就作出評價說:小的最賢,理由是“吉人之辭寡”。在亂世,一些有真知灼見的人也以“少說為佳”為信條。  可見,司馬徽有知人之明,但嘴上只能重復一個“好”字,是有他的難言之隱,社會不允許他說真心話。
       
    今天,我們生活于振興中華的時代,可是有些同志卻奉行“多栽花,小栽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明哲保身”的哲學,充當“好好先生”,不敢得罪人,不敢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司馬徽當“好好先生”,是時勢所迫,無可奈何,情有可原;共產黨人志在改造整個世界,卻“不談人短”,那就太不象話了。【原標題:司馬徽的難言之隱】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徐遜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