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前蜀高祖永陵
2012/5/4 16:18:0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前蜀高祖王建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金河岸邊。曾經一直被人們稱為"撫琴臺",相傳是西漢風流才子司馬相如撫琴之處。直到解放前,中國考古工作者正式對永陵進行科學發掘,這座湮沒千年的前蜀帝王的陵墓,才被人們發現和重視。
王建,許州舞陽(今屬河南)人。唐天復時被封蜀王,國號"蜀",史稱"前蜀"。王建為人"多智詐,善待士,唐末士人多依附"。死于成都,葬在永陵。
永陵封土為陵,呈圓形。墓室坐北朝南,分為前、中、后三室,每室都有木門間隔。中室面積比較大,是全墓的主體部分。王建的石棺床在中室的偏中央,床上有玉板臺階三層,棺槨就停放在臺階之上。墓室早年曾經被盜,棺槨早已朽爛。石棺床的東、西、南三面有二十多幅石刻畫,內容為二十多名樂伎彈、跳、吹、擊演奏伴舞的形象,這是研究唐代音樂舞蹈極其珍貴的文物。
七十年代初,成都某鄉的農民修屋時,在離王建永陵三百多米的地方挖出一尊石人,可能是永陵園之物。石人完好無缺,頭戴素冠,身佩長劍,造型生動,線條古樸粗獷。石人是用整塊青石雕琢而成,重達四千多公斤。帝陵前設置如此高大的石像,在五代十國時期極為罕見,反映了前蜀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情況。【原標題:四川前蜀高祖永陵】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