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談養生學三大論點
2012/4/28 9:19:3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莊子在世時只做過蒙邑的漆園吏,但為時不久即歸隱,居窮閭陋巷,過著逍遙自適的隱士生活。莊子知識淵博,對老子的學說非常推崇,在其所撰《莊子》一書中,關于養生的內容,多是論證和發揮老子的觀點。
《莊子》的主要養生學論點有:
1.安于時事,順乎自然,可以保養身體,享盡天年。
莊子認為,養生需要“緣督以為經”,即因循中道作為常法,像庖丁解牛那樣,“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從而“以無厚入有間”,達到游刃有余的境地。莊子強調,養生之要,必須依循自然規律,避開不利于身體的目標。他還指出,“養生主”的“主”,就是人的精神。養生不僅要注意養形、養志,更注重養神,謂“安時更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只有精神飽滿,身體才可以長存。
2.清靜無為,忘我無欲,能夠全真保性,延緩衰老。
莊子竭力提倡老子之學,將靜養之“少私寡欲”發展為“無欲”,將“忘我”升華為“坐忘”。他在《刻意》篇中說:“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指出息心才能平易,平易才能恬淡,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侵入,邪氣不能襲擾,故而其道德完美而精神不虧缺,虛靜專一而變動,則身體內部氣血的運行與天道同步,順乎自然之理,自可全真保性,祛病強身,延緩衰老。莊子特別強調不能違心地去追求高官厚祿,讓人“養食數年,衣以文繡”,最后入于太廟,變為郊祭之“犧牛”,這樣的“犧牛”,壽命是不會長久的。
3.吹句呼吸,吐故納新,注意氣功鍛煉,為壽而已。
莊子是將氣功鍛煉納入養生學范疇的最早學者之一。他在書中列舉了許多氣功導引案例,如《齊物論》中談到南郭子綦憑靠幾案而坐,仰面朝天緩緩吐氣,木然無神,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這是對氣功入靜的生動描述。《大宗師》篇仲尼與顏回討論“坐忘”氣功時,顏回說:這種功法練起來之后,可以產生遺忘肢體,拋開聰明,超脫形象,去除智巧,而和同于大道,達到物我兼忘、逍遙自適的境界。
莊子在練功方面,主張像彭祖那樣,動靜結合,吸入暖氣,呼出冷氣,將骯臟的東西呼出來,將新鮮的東西吸進去,仿效熊攀樹懸吊,仿效鳥在高空中伸展,從事導氣令和、引體令柔的鍛煉,以增強體質,祛病增壽。
莊子對氣功導引的論述,促進了后世運動養生學的發展。后漢華佗創立的五禽戲,就可能曾經受到莊子論述的影響。【原標題:《莊子》談養生學三大論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