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海洋商業的閩商先行者
2012/4/19 12:10:0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646年,堅定了自己繼續“反清”的決心,是什么讓他充滿了與清朝長久對抗下去的信心?其實正是“國姓爺”的“商人”身份給了他無比充足的底氣。
這底氣來自于鄭氏家族一直經營的龐大***貿易。這在鄭成功給他父親提出的“大開海道,興販各港,以足其餉”中就充分體現出來。
1650年鄭成功取得廈門,終于有了一個開展海上貿易的基地,實現他“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東西洋餉,我所自生自殖者也,進戰退守綽綽余裕”的經濟目標。
“商人”鄭成功在***貿易上的成功支撐起了“政治家”“軍事家”鄭成功的雄圖偉略。
以商養戰溝通海陸
記者采訪了福州大學閩商文化研究院院長、福建省閩商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蘇文菁教授。她告訴記者,鄭氏集團的***貿易在鄭成功手里得到了蓬勃發展,鄭成功為了溝通內陸與***的商貿,建立了海陸五商。
鄭成功經營***貿易,主要是采取五大商的組織形式。五大商,指的是設在杭州及其附近各地的金、木、水、火、土陸上五商和設在泉州及附近各地的仁、義、禮、智、信海上五商。海陸五大商采取分工合作經營的方式,即陸五商先行領取公款,采購絲貨及各地土產,將貨物送交海五商,再向國庫結賬,并提領下次的購貨款,而海五商接到貨后,就裝運出洋貿易,待返航后同國庫結算。
鄭成功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日本,開辟有從安平直達長崎的航線。與東南亞的呂宋、暹羅、柬埔寨、越南的貿易關系也很密切。同荷蘭也有貿易關系,后因荷蘭殖民者不遵守協定,搶劫鄭氏商船,1655年鄭成功停止與占踞臺灣的荷蘭人通商。鄭成功后來率大軍收復臺灣也有保護自身海上貿易利益的因素。
蘇文菁教授告訴記者,鄭成功的***貿易在我國對外貿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溝通中外交通、擴大政治影響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意義。而這正如歷史評價的:“成功以***彈丸之地,養兵十萬余,甲胄戈矢罔不堅利,戰艦以數千計,又交通內地,遍買人心,而財用不匱者,以有通洋之利也。
敢拼會贏跨洋冒險
其實鄭成功“商業王國”的建立過程中也并不容易,在海域利益斗爭復雜的17世紀,“國姓爺”也是經過和多方勢力的艱苦斗爭,才劃下自己的商業版圖。這不正是今天福建精神也是閩商精神的“敢拼會贏”的光輝閃現么?
明代中葉開始,歐洲殖民者懷揣著金燦燦的夢想來到了東亞,希望中國這個物產豐富的國度能為他們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了晚明,荷蘭人抵達東亞之前,這里已經形成了葡萄牙商人、西班牙商人和福建商人三足鼎立的貿易格局。
因為明朝的海禁政策,福建商人面對的是歐洲殖民者和本國官方的雙重壓力,處境十分艱難。鄭成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將自己的海上貿易事業越做越大,因為鄭成功集團不但掌握強大軍事力量,還擁有大量的商業資本成功運作國際貿易。當然鄭成功海商集團經濟、軍事實力的形成,也意味著他成為企圖建立遠東貿易霸權的荷蘭人的最主要對手。
歷史學家指出,鄭成功作為17世紀遠東海域上一支能與歐洲殖民者相抗衡的海商力量的領導者,不僅在中國歷史不同時期被賦予了不同身份,更在歐洲各國殖民者心目中留下了令我們十分驚訝的強大形象。
靠著“敢拼會贏”的精神,鄭成功在17世紀組建起了一支以閩南人為主體的強大力量,被當時歐洲人稱為“海上王國”的統治者,成為遠東水域海上霸主。
這個拼搏和冒險精神一直在今天還影響著同樣漂洋跨海開拓自己商業版圖的優秀閩商們,所以在經濟越來越全球化的今天,我們要驕傲地說,“國姓爺”給我們留下的除了“民族精神”,還有更多!
愛國愛鄉俠肝義膽
鄭成功愛國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鄭成功還是中國歷史上保護華僑正當權益的先驅。他對祖國對家鄉人民的愛是深厚無邊的。
蘇文菁教授告訴記者,鄭成功非常關注華商和***華僑的利益。當時荷蘭人常劫奪***華人至東南亞商船,鄭成功多次派出海軍打擊荷蘭艦隊,并于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另外,鄭成功讓華商領取鄭府令牌和“國姓爺”旗號,以幫助保護華人在***經商時的安全。當時確有很多***華商采取此法,而得以安全出海經商。
鄭成功還一直關心著菲律賓華僑的處境。根據史料記載,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兩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余眾。
在得知菲律賓華僑的處境后,1657年,鄭成功曾經致函給爪哇島巴達維亞的一位華僑甲必丹,要求他停止與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者進行貿易往來。鄭成功曾多次對菲律賓華僑表示關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賓,以懲罰西班牙人。
1662年,鄭成功攻下臺灣后,4月遣使天主教意大利籍神父李科羅到菲律賓向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聞訊大怒,決定揮師征討,為華僑報仇。他一面撫恤安置從菲律賓逃到臺灣的華僑,一方面組織籌備軍隊。雖然因為突發重病,這個心愿并未實現,但“國姓爺”對華僑的關愛卻讓直到今天的我們都會感動。
后人評價:
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鄉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有各種各樣的“國姓爺”塑像,有立式的鄭成功塑像,立于船頭、岸邊;有坐式的鄭成功塑像;也有馬背上的鄭成功。這其實就是我們評價這位大英雄的最佳隱喻。
所謂英雄,并不一定非要是戰爭中的,英雄應該順應時代。在鄭成功的時代,我們說他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英雄,還是海洋商業上的英雄!
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這個全球化緣起于16世紀的大航海。鄭成功在大航海時代即代表中國積極參與,并且在海洋貿易與維護中國的海權方面有著不俗的表現。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重新去定位和理解鄭成功這樣一位民族英雄是至關重要的。
“福建精神”與鄭成功
雖然身在300多年前,但鄭成功早用海闊天空的一生最深度地詮釋了“福建精神”的含義。他“愛國愛鄉”,這不僅體現在反抗清朝,更體現在對華商和***華僑不遺余力的保護上。他“海納百川”,鄭成功一生無疑是“開放精神”的最好體現,他無懼面向大海,闖蕩全球,再大的冒險也不能嚇倒他。鄭成功不管對臺灣百姓還是沿海華商、南亞華僑都仁厚關愛,他“樂善好施”的精神不僅來自儒家文化熏陶,更來自閩人的精神傳承。他“敢拼會贏”面對大洋上各種艱險的斗爭,不管是荷蘭人還是西班牙人,鄭成功從來未曾退縮與害怕過。
我們還要到哪里去尋找“福建精神”之根?它早就書寫在這位海洋商業的先行者身上,書寫在我們閩人數百年的歷史里。【原標題:鄭成功——海洋商業的閩商先行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南快報 作者 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