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一位外地客商在禹州市朱閣鄉一次定購了十幾噸粉條,該鄉的“三粉”制品以質優價廉贏得了廣闊市場。近年來,朱閣鄉干部群眾經過探索,強力發展“三粉”加工業,使其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更新品種,奠定“三粉”制品高產基礎。朱閣鄉具有悠久的紅薯種植歷史,全鄉6萬畝耕地,紅薯種植面積多達4萬畝,但產量不高。為改善紅薯品種,朱閣鄉與省農科院聯姻,建成了“河南省優質紅薯種苗繁育中心”,并聘請專家作為常年技術顧問。在該中心的指導下,產量高、出粉率高、抗病能力強的“豫薯12”、“豫薯13”等新品種漸漸在朱閣鄉普及,紅薯品種的更新換代使全鄉的紅薯總產量比原來增長了一倍。
注重質量,打造名牌“三粉”制品。在紅薯總產量增長的前提下,朱閣鄉積極探索“三粉”制品上檔升級的新途徑。該鄉沿襲傳統的粉條、粉皮、粉絲加工工藝,引進并改進制作配方,在不加任何防腐劑的前提下,力求精工制作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環保食品,隨后,他們應客商的要求,對“三粉”制品進行精細包裝。現在,朱閣鄉的“三粉”制品已打出“滿山紅”和“四特純”等品牌,并已逐步進入一些大中城市消費市場。
著眼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從紅薯品種改良后增產到制成“三粉”制品,乃至對“三粉”制品精細包裝后上市,朱閣鄉農民得到了實惠。據統計,朱閣鄉的“三粉”加工業年產值已突破1億元,安排剩余勞動力5000人以上。另外,隨著朱閣鄉“三粉”制品市場的不斷擴大,朱閣鄉的“三粉”經紀人隊伍也壯大起來,他們不但自己經營著“三粉”加工企業,還外出搞營銷,確保了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暢通。目前,朱閣鄉的“三粉”加工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記者 楊曉燕 通訊員 張麗芳 王君紅)(原標題:朱閣鄉“三粉”加工促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