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丘縣,有一道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名菜:卷尖。卷尖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卷尖的做法并不復雜,大致如下:首先將五花肉加入蔥、姜剁成肉泥,再拌入少量紅薯粉芡和煮熟切碎的紅薯粉條,餡就做好了。卷尖皮的制作難度比較大,要將打好的雞蛋汁,在加入少許食用油的鍋里攤成薄餅,很需要技術。手藝差的攤得厚薄不均不說,很可能還會漏洞百出,到最后包不住餡。這里面的關鍵是油鍋要提前洗干凈,用油浸透,變得非常光滑。雞蛋薄餅攤好后,將餡放上去,卷成圓柱形,就可以上籠蒸了。
新蒸出來的卷尖外皮是金黃色的,切成薄片,澆上芝麻香油,再放幾片生蔥,就可以裝盤上桌了。如果你仔細看看卷尖的那層金黃色外皮,一定會和宋太祖趙匡胤在封丘
陳橋驛“黃袍加身”的故事聯系起來。
傳說公元960年的某一天,后周朝中忽然傳來遼國聯合北漢大舉入侵的消息。朝野一片驚慌,宰相范質暗思朝中大將只有趙匡胤才能解救危難,不料趙匡胤卻推托兵少將寡,不能出戰。范質只得授予趙匡胤最高軍權,可調動全國兵馬。幾天后,趙匡胤率領大軍出了東京城,行軍到封丘的陳橋驛。大軍剛離開不久,東京城內就起了一陣謠傳,說趙匡胤將做天子。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和掌書記趙普授意將士把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但又不知道趙匡胤和眾將究竟怎么想。為試探趙匡胤,趙普當天晚上授意廚師用豬肉餡和雞蛋做了一道菜。趙匡胤吃過后非常高興,問是什么菜,為什么這樣鮮美。趙普說是豬肉。趙匡胤說,“豬肉為何有這般味道?”趙普回答,“豬肉本是很平常,但它披上黃袍就能如此鮮美。”趙匡胤無語,
只是一個勁兒地喝酒,一會兒就醉倒在帥案前。
第二天,當趙匡胤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忽然被一陣“萬歲”聲驚醒,大將高懷德捧著黃袍,不由分說就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三軍高呼“萬歲”,響徹云霄。趙匡胤推辭再三,眾人以死相脅,最后趙匡胤依照劉邦故事約法三章,大軍向東京進軍。恭帝被迫禪位,趙匡胤輕易地取得了后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建立了趙宋王朝。后來“封丘卷尖”被封為御用菜,流傳至今。
現在的封丘卷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為了適應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僅創造出了自己的品牌,還增加了真空包裝和清真系列產品,甚至走出國門,名傳四海了。如果有機會你到封丘,一定要品嘗一下正宗的卷尖,是好是壞,想來自有評價。但是我覺得,應該還是贊美之詞多一些吧!(封丘縣委組織部石廣田)(原標題:“黃袍加身”說卷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