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祭灶吃芝麻糖的歷史起源與傳說

2014/4/29 14:10:15 點擊數: 【字體:



    祭灶是一種古老的風俗,起源于農業社會,所祭祀的對象就是傳說中的廚神——灶君。安陽民間傳說,灶君是掌管爐灶的神祇,每年臘月二十三前后要回天述職,向玉皇大帝報告一年來在凡間的見聞,過年時才返回崗位。人們希望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安陽人在這天要吃芝麻糖,其含意:一是甜,求其甜言蜜語;二是粘,粘住其口,使其別在天上說壞話。舊時,從這天起,也到了債主逼欠債戶還債的關口,所以也有要命的芝麻糖一說。安陽東部一帶至今還流傳著一首《祭灶王》的歌謠:年年臘月二十三,家家灶王都上天。供上芝麻糖,吃了甜又香。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春天早下雨,秋后糧滿倉。家家都行善,人人都燒香。燒香只把高香燒,燒了高香有功勞。年年飯飽衣又暖,蓮花盆里受高香。
    
    另據傳說,北宋時期的宰相呂蒙正從小家境貧窮,四處流浪,經常在一些寺院借住,后來,和母親棲身于彰德府東北永和縣境內的一座寺院內,即現在的安陽縣曹馬村洪元寺。寺內的長老,滿腹經綸,且有一手做風味小吃的絕技——制作芝麻糖。呂蒙正雖一貧如洗,但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所以深得長老器重。長老不僅每天教他讀書識字,吟詩作賦,還常賞些芝麻糖讓他母子品嘗。一天,呂蒙正見百姓用食物供奉灶君,而他沒有東西可供奉灶君,便用寺里的芝麻糖粘到灶君畫上,后人便稱此糖為灶糖。后來呂蒙正考上狀元,當上了宰相。為報答長老教育接濟之恩,他擴修寺院,并撥黃米、小麥各500擔,芝麻100擔,讓長老廣授芝麻糖制作技藝,作為當地百姓謀生之本。一時,芝麻糖作坊遍及全村。
    
    朱元璋創建明朝后,曾數次從山西一帶向中原地區移民,恢復農業生產,曹馬村現在從事芝麻糖加工的周姓、王姓、羋姓、于姓等大戶便是從山西洪洞縣遷徙過來的。芝麻糖加工手藝也以祖傳和學徒的方式傳承下來,后來便逐步由各家的家人傳承后人。

    純手工制作的曹馬芝麻糖因質地細膩、白亮鮮美、香甜酥脆而聞名遐邇,被評為豫北名吃和“河南首批老字號”。(原標題:祭灶吃芝麻糖的歷史起源與傳說)作者:申萬宏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安陽日報(2012-01-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