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河酒業的前世今生
2013/9/9 15:36:2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相信著名影星張豐毅為宋河酒所做的廣告大家記憶猶新。 “男人喜歡一種酒,不需要理由”也成為當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但知道宋河酒前世今生的人恐怕寥寥無幾了。
2002年,中國白酒業正處在一個發展的十字關口,上有國家新增加的白酒行業25%的消費稅的稅收政策的變化,下有全國各地大小品牌的激烈競爭。而河南白酒行業剛剛走過死亡絕境,正處在悲壯的整合重組時期。在上世紀90年代初達到發展頂峰的宋河酒廠,在經過短暫的輝煌之后,與河南白酒同時期陷入困局。當宋河在困境中掙扎時,輔仁藥業以6000萬元的“見面禮”入主宋河,對宋河進行技改,通過進行企業硬件改造和技術革新,對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開始續寫宋河酒業更輝煌的篇章。終于“黃天不付有心人”,2004年宋河酒業從豫酒品牌中一舉崛起成為豫酒孤獨的領跑者,當年即以3.8億左右的銷售業績位居全國白酒百強生產企業第18位,比2003年的第39位提升了21位,2005年又以近100%的增長速度(銷量6.5億左右)在百強排行中較2004年又提1位(第17)。成功的路并非一帆風順的,2006年,宋河酒業銷售額雖然預計能達到7.5億,但增幅明顯比2005年大幅減緩。宋河酒業的未來是一路凱歌還是會逐漸淹沒在白酒競爭的大軍中,我們值得深入分析。
一、宋河的前生前世
唐宋盛世宋河名:從唐至宋,由京都開封通向淮河有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歷經數次人工開挖,平日里千帆競技,商賈如流,這條河途經周口地區鹿邑縣的棗集鎮。當時,當地人用當地一名為九龍井泉的泉水釀出了一種好酒叫棗集酒,唐宋時期,棗集酒由棗集裝船沿宋河運入京城,每日數船依然供不應求。京城著名畫家張擇端特意將運酒情形畫入“清明上河圖”。細觀此圖,那一船船一擔擔的“宋河酒”還沒進入汴京,便被人搶購一空。由于“送”與“宋”的諧音,宋太祖趙匡胤將“送河”改為“宋河”流傳至今。
皇上拜祖始出名:公元前518年孔子問禮于老子,曾酒醉棗集,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處世箴言。公元743年,唐玄宗身弓鹿邑,拜謁先祖,用“宋河酒”祭祀老子李耳,“宋河酒”從此名揚天下。
搭上“中國名酒”末班車:在中國名酒的最后一次評比中,既1989年在合肥舉行的十七種名酒評比,宋河糧液被名副其實地評上了中國名酒。正是在市場經濟即將來臨的前夜的這一歷史性機遇奠定了宋河糧液為以后造就名酒戰略提供了不可再造的歷史性的品牌資源和平臺。
二、名牌效應、三年輝煌(1991—1993年)
這個階段,中國白酒市場正處于初級競爭階段,生產量就等與銷售量,計劃經濟的色彩仍然非常濃。尤其是1991—1993年,名酒效應在行業中起著主導作用,名酒加產量就等于市場,產量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大,產量全國化就能達到市場全國化。宋河糧液作為中原地帶(豫、冀、魯)中國名酒為數不多的稀缺品牌(中國名酒僅有宋河與寶豐),宋河糧液在市場上揮發著淋漓盡致的勢能。
1991年,銷量僅有2個多億;
92年增長率突破100%,銷量近5億;
1993年迎來了歷史的最高峰,銷售額6.9億左右,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原老大。
然而1994年,隨著廣告營銷的覺醒,孔府宴的初試成功和孔府家的緊急跟進,一大批廣告品牌雨后春筍般地誕生了。而正處于頂峰期的宋河糧液,由于“老”的慣性,根本沒有準備也不想“與時俱進”,于是,1994年——廣告營銷覺醒的第一年,宋河糧液的年銷量就銳減了一個多億(1994年5個多億)。面對轟轟烈烈的廣告品牌的猛烈攻勢,宋河連應戰的能力也幾近喪失。
三、八年夢魘與凄慘(1994——2001年)
廣告品牌攻勢下的潰敗(1994——1997年):魯酒的孔府宴、孔府家、齊民思、秦池等強勢廣告品牌酒一度席卷全國尤其是中原。宋河的市場份額在不戰中快速濃縮,市場范圍也不斷向其大本營市場周口地區退卻。更甚的是本省(河南)善于及時廣告營銷跟進的張弓、林河、賒店、仰韶、寶豐群雄并起,內憂外患,使宋河無法、不能也無力去抵御,只能在退卻中消耗曾經的儲蓄和市場衰勢中仍擁有自然性的收獲。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周口地區突然又冒出一個敢做廣告的地產品牌四五老酒,于是宋河糧液的大本營周口瞬間再度萎縮。
1997年,秦池的突然崩坍,中國白酒市場開始進入新階段—完全競爭階段。此時的宋河如果抓住機遇,及時改制,制訂新的適合于市場的名牌戰略,今天的宋河會更加強勢。然而宋河沒有。宋河只是在作無耐的掙扎。
萎縮中的生命干枯(1998——2001):在中國白酒市場上,這是終端制勝和買斷模式制勝的四年,也是傳統名優酒尋找戰略突圍的四年。宋河糧液在這關鍵的品牌整頓的四年中,在萎縮中無耐地進行了“債轉股”的換湯不換藥的主人更替。由于市場機制的老化和凋朽,市場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到了要餓死的地步:1999年和2000年,宋河糧液的銷售額從1994年的近6個億銳減至不足2個億;2001年,正是整體傳統名優酒開始大面積復蘇的時候,宋河糧液的年銷量竟不足1.5億。作為稀缺的中國名牌品牌資源,宋河是死或是活,只有一種選擇。市場呼喚名牌,名牌宋河等待伯樂。具有千里馬潛質的品牌的死亡對誰都是悲哀。2001年,宋河站在生死的十字路口。
四、02涅磐,四年重生
金子存在的地方,遲早會有識金者,對于宋河品牌來說,幸運來得是那么及時。
2002年9月,輔仁藥業以承擔債務,注入資金,收購股權的方式介入宋河,并最終以85%股權掌控了宋河,宋河酒品牌有了新主人。
這無論在藥界還是酒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個如此巨大的國有白酒企業,競被1995年才剛剛組建的輔仁藥業“喝”掉。
那么,神秘的輔仁藥業是誰?誰是輔仁藥業的神秘掌舵人?
輔仁藥業與宋河酒業是老鄉——河南省鹿邑縣,它的主人是這兩位老鄉企業的朱文臣。1993年,朱文臣率朱氏兄弟創建了河南三維藥業公司;1995年,朱文臣開始籌建河南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河南輔仁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最終于1997年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2億。通過四年的藥業發展,輔仁藥業積累了資本,輔仁藥業開始跨行涉足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宋河糧液。
2002年,是諸多跨行資本涉足白酒業的爆發年,幾年來,萬基撒離的孔府家,天津上市公司天士力運作金士力沒了聲息,健力寶控股河南的寶豐遭遇擱淺,而輔仁藥業這個新興的跨行資本企業為什么能精確有效地再造宋河奇跡(2006年銷量7.5億,超過了第一個高峰年1993年的6.9億)?
對此,朱文臣卻以詩一般的語言,給出了他的解釋:“小的時候,覺得宋河就是天,長大后覺得它還是天,只是出了問題,所以就想為這個天做點事情”。
這不是詩,是一個與宋河酒品牌有著地方血緣關系的赤子的品牌關注和夢想,是愛是呵護更是自己強大后(資本)要讓自己所愛的這個“天”少一些灰塵,多一些湛藍。這是一種貢獻,更是能在藍天下享受快樂的機遇和太極,這種“共贏”的巧合正是一個企業家能夠將資本、愛心、耐心、創新可持續地融入到宋河酒品牌的歷史性使命。朱文臣成功了,輔仁藥業的馬太效應也形成了。伴隨著宋河酒品牌的快速崛起,輔仁集團將資本運營、市場運營和產品運營整合到一起,短期內創造了一個中原傳奇。
繼2002年輔仁控股宋河后,2003年,輔仁藥業整體收購了開封制藥廠,2005年又收購了ST民豐實現財富飆升,至此,輔仁藥業成功實現借殼上市。
輔仁集團快速強大了,宋河酒品牌同步騰飛,已經成為豫軍絕對的領導品牌,這不正是資本、行業、專業、市場與品牌整合共贏的典范么?
那么,具體到宋河酒品牌的四年快速崛起,又有什么可供行業借鑒的地方呢?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200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