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扁擔偶
2013/11/25 16:44:5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扁擔偶”也稱“扁擔戲”、“獨角戲”,還稱“一根扁擔搭戲臺”。主要特點是四個一,即一條扁擔,一個木箱(舞臺),一個箱籠,一名演員,這便是一臺戲的全部家當。平時常用扁擔一頭挑著木箱(舞臺),一頭挑著盛道具的箱籠即可走村串寨,尋找演出地點。走到村頭、場院、大街等比較寬敞而又人多的地方,把挑子放下,把扁擔扎在舞臺下端,靠墻一放,就可開演,時間較短,非常方便,是深受群眾喜愛的戲曲演出形式。扁擔偶的流行區域為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省交界的地區的方圓千里。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最為興盛。現在只有內黃縣馬上鄉八里莊的老藝人袁有恩,還堅持扁擔偶的演出。他學誰像誰,善于模仿。演唱的戲曲劇種有:高調(豫劇)、大平調、二夾弦、落腔、曲劇、河南墜子等,表演的劇目有《劉金定下南唐》、《穆桂英掛帥》等和他自己創作的一些群民間小故事等。1988 年,他參加河南省首屆藝術節,被稱為“藝術節一絕”,榮獲優秀表演獎錦旗和證書。中央電視臺第七套《鄉村大世界》欄目、河南電視臺、安陽電視臺、四川、重慶電視臺、《河南日報》、《安陽日報》等全國許多新聞和藝術傳媒單位,先后為內黃袁有恩的扁擔偶作過報道和宣傳。2009 年5月,內黃袁有恩的扁擔偶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原標題:內黃扁擔偶】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網 20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