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商業推廣中,釋永信一直以商人的姿態出現,這也為他帶來更多爭議,有人稱他是“經濟和尚”、“精英和尚”。
2002年,美國探索頻道為釋永信拍攝電視片《新少林方丈》,內容是少林方丈一天的生活,親眼目睹了他駕馭和率領著古老的傳統邁入現代社會,坐奔馳車穿行于繁華的都市,使用手機遙控少林寺內的日常生活。片中,“方丈”的英文就被譯成了“CEO”。
對于過度商業化的質疑,釋永信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是外界故意給少林寺貼上商業化的標簽。很多打著少林寺旗號從事商業活動的,像武館、武校等,其實都是少林寺的鄰居,和少林寺沒有任何隸屬關系。
不過,釋永信也表示,如果少林寺破爛不堪,沒幾個游人問津,也就沒有這些事了。少林寺從一個破爛不堪的寺廟,到現在有了國際影響力,從社會上獲取多少,同時就要承擔多少。
面對“世俗化”的指責,釋永信表示,出家人其實希望自己待到山洞里面,搭個茅棚,一輩子清修。要都是這樣的話,佛教的傳承也就沒了。
只是不知道,身陷俗務又游弋其中停不下來是不是僧人超凡脫俗的必修功課。作者:馬維輝【原標題:“俗人”釋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