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農歷正月十四)夜晚,在確山縣工業園區上演了一場打鐵花盛宴。鐵花在空中綻放,猶如火樹銀花,場面蔚為壯觀,有上萬名群眾觀看。確山打鐵花表演氣勢磅礴,打鐵花藝人光著膀子在火海中獻藝而毫發無損的絕技,令人驚嘆。
早在1980年前后,楊建軍就開始了對“確山鐵花”絕技的追尋。
當時,他找到民國時期“確山鐵花”會會長、70多歲的老鐵匠李萬發后,不顧當時社會上的冷嘲熱諷,毅然拜他為師,學習打鐵花絕技。
師傅去世后,為了展示中斷數十年的打鐵花絕技,楊建軍費盡了周折。當他聽說西山溝有一家私人鑄造作坊有冶鐵用土爐子時,就與師兄徐長海一起找到那家作坊。開始,作坊主人不借,他們一次次拜訪,終于感動了主人,使打鐵花活動如期舉行。1988年春節,楊建軍讓中斷26年之久的“確山鐵花”重新面世,引起轟動。
為了表演時的安全,他還對煙花鞭炮的質量、品種、配置、擺設以及花棚搭設、柳枝擺放等,都進行了改進和創新,使“確山鐵花”表演更具魅力。楊建軍對初學打鐵花技藝的年輕人更是言傳身教。
楊建軍告訴記者,確山打鐵花始于北宋,原是道士們與民間金、銀、銅、鐵、錫五門工匠,祭祀共同的祖師太上老君的活動,后演變成民間傳統焰火表演,已有千余年的歷史。“鐵花,鐵花,越大越發。”當地老百姓如此形容打鐵花的壯美場面。
1993年,“確山鐵花”作為地方特色文化被收入《河南省文化藝術年鑒》。2002年,楊建軍自籌資金20多萬元組建了確山鐵花民間表演隊,開始對這一千年絕技進行傳承和展示性保護工作。他不但毫無保留地癡心傳藝,而且經常參加公益性表演。□晚報記者 郭建光【原標題:楊建軍:“確山鐵花”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