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帝詩竹
關帝詩竹:鑲嵌于儀門西側山墻,高1.2、寬0.54米,上有題記“弘治二年十月十八日,楊州淘河獲出,環鈕,共重二斤四兩。”其文曰:“漢壽亭侯之印”,相傳詩竹為關羽所畫。關羽雖身困曹營,但心系劉備,“降漢不降曹”,后知劉備去處,便辭別曹操追隨劉備,臨別贈畫曹操以明志。這幅畫的奇妙處在于全部竹葉組成了一首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表達了關公忠昭日月、義薄云天的大義。

岳飛繪關公騎馬像
岳飛繪關公騎馬像:鑲嵌于儀門東側山墻,高1、寬0.53米,上有“岳飛之印”,相傳為岳飛因緬懷關羽的英勇忠義而作。在石面上減地刻出關羽身跨赤兔馬、手提青龍偃月刀的威猛雄姿。關岳二人是忠義典型,民間傳說岳飛為關公轉世,宋代之后各地多建“關岳廟”。洛陽的關岳廟在老城西大街,今已不存。

身首魂合一關圣帝君像
身首魂合一關圣帝君像:北京關公文化公司在湖北當陽關陵、河南洛陽關林、山西運城關帝廟取圣土香灰制作的“身首魂合一”關圣帝君像。(原標題:有關關公的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