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革命紐帶“洛八辦” 訪洛陽八路軍辦事處舊址

2012/4/5 11:26:56 點擊數: 【字體:

 
    八大古都之一的洛陽,曾云集墨客騷人,有“詩都”之稱;又有牡丹香氣四溢,獲“花都”美譽。抗日戰爭時期,歷史又在這里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因為這里建立了“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簡稱“洛八辦”。

    記者踏進位于洛陽老城的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紀念館,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在心中油然而生。這座建于清道光十一年、氣勢莊嚴的三進四合大院,曾是當年洛陽一個姓莊的大富豪的居所,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莊家為躲避戰亂遠下南洋,將此房變賣,后幾經輾轉,成為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豪宅的每一塊青磚都記錄了洛陽古城170多年的變遷。   
      
    在紀念館館長呂勁松的帶領下,我們逐一參觀了紀念館的各個展室,追憶那60多年前的往事,追憶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七七事變”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中國共產黨的倡議下,國共兩黨實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了鞏固統一戰線的成果,經與國民黨政府協商,我黨在全國設立了8個辦事處,其中在國民黨一戰區長官部所在地———洛陽建立了“八路軍駐洛陽辦事處”。這樣,一旦日軍占領豫西,我黨即可在伏牛、桐柏山區及豫鄂皖邊區一帶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游擊戰爭。   

    1938年10月,“洛八辦”負責人劉向三率50余人從延安赴洛陽。國民黨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怕在洛陽設辦事處對他不利,不同意設辦事處,經劉向三反復力爭,程潛勉強同意在洛陽設立通訊處。1940年5月,通訊處正式改名為辦事處。   
     
    洛八辦成立后,留下十余人開始工作,一部分同志前往澠池并在城東關建立了澠池兵站。記者特意到澠池縣采訪,這里還保留了劉少奇舊居、八路軍兵站舊址和豫西特委會議窯洞舊址三部分。劉少奇舊居位于澠池縣城海露大街93號,劉少奇在這間普通的民房里曾撰寫了政治名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從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洛八辦從籌建到被迫撤離只有三年半時間,但它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呂館長提起往事頗多感慨。   

    通過劉向三等人的努力,洛八辦成為連接延安、華北、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紐帶,還在一戰區聯絡、掩護、幫助地方黨組織開展工作,搜集情報。毛主席為洛八辦的籌建給予很多指示,劉少奇、朱德、彭德懷、徐海東、彭雪楓等都親臨洛八辦指導工作。在紀念館的基本陳列、復原陳列中,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歷史的文物記述了洛八辦的工作,劉少奇冬夜修著《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朱總司令為洛八辦同志作抗戰形勢報告等場景都在這里保留完好。    
      
    當年,許多熱血青年追尋共產黨走進了抗日隊伍,其中通過洛八辦介紹遠赴延安和其他根據地的就有1400多人。記者在展覽館一角看到了這感人一幕:1939年4月,四名欒川籍青年宋紹光、梁貫初、牛書涵、程邁一同時被洛八辦介紹到上海、開封、武漢等地從事革命工作;1986年4月,這四名同鄉兼戰友在洛八辦重新相聚,此時已是白發蒼蒼、功成名就,四人分別擔任過拉薩市委書記、上海市宗教事務局局長、開封市體委主任;空軍工程部飛機處處長和武漢通訊學院副政委。   
       
    采訪結束,我們走出了紀念館,恰逢洛陽玻璃廠100多人來此參觀。不由想到,今天的“洛八辦”已不再是輸送信息和革命人才的紐帶,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它無疑是一個對黨員干部、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基地。(原標題:革命紐帶“洛八辦” 訪洛陽八路軍辦事處舊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原新聞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