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市老城區南關貼廓巷,有一座坐南向北的清代庭院式建筑,古樸典雅,寧靜幽邃,這就是洛陽市重要的革命遺址——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洛辦事處,又稱“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簡稱“洛八辦”。這是我黨我軍于1938--1942年間在國民黨一戰區長官司令部所在地——洛陽設立的一個公開的統戰機構。“洛八辦”是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直接領導的辦事機構,它與西安、武漢、重慶三個八路軍辦事處一樣,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它可以開展對國民黨軍隊上層的統戰工作,動員廣大人民起來抗日,其對中國革命事業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將永遠列入我國革命史冊,永放光芒。
為了發動群眾進行抗日,“洛八辦”做了大量宣傳我黨抗日政策的工作。“洛八辦”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難,曾印發過《八路軍戰報》、《拂曉報》,摘編《新華日報》、《群眾》等報刊上的重要文章,轉發給各地黨組織。另外,還秘密向國統區發行了毛澤東《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發刊記)、(群眾)、(新華日報)和有關游擊戰的小冊子等。這些讀物,有力地發動了群眾,對抗戰工作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洛八辦”還利用朝鮮義勇軍、工業合作協會晉豫區辦事處、紅十字會等抗日組織,為黨中央和前線購買軍需物資,對國民黨的限制政策也是有力的打擊。
“洛八辦”當時所處的環境險惡,情況復雜,但我辦事處工作人員克服了困難,正確執行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理、有利的斗爭,團結了國民黨進步力量,很好地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
“洛八辦”自1938年冬成立,到1942年初撤離,前后共堅持了三年半時間。盡管時間不長,但成績非常大。
解放后“洛八辦”經過重新整修,現已辟為革命紀念館,展出革命文物,是后代憑吊歷史的重要場所,也是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原標題:“洛八辦”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