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三里橋遺址考古發現仰韶文化環壕
2012/4/24 16:15:4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三門峽市三里橋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已經結束,此次共發掘3800平方米,清理出灰坑104個,溝狀堆積1條,房基3座,陶窯2座,墓葬7座,出土一批精美的新石器時代遺物。
三里橋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三里橋村東南部。遺址位于青龍澗河北岸東西狹長的二級臺地上,由于河水常年的沖刷,原臺地南部形成較高的斷崖。隔約1.5公里的青龍澗河床,對岸為著名的廟底溝遺址。三里橋遺址發現于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曾進行過發掘,發現比較豐富的仰韶、龍山文化遺存。此次發掘區位于上次發掘區東約300至500米,從其文化遺存的特征、年代來看,二者應該屬于同一個遺址。但其仰韶文化遺存似乎和20世紀50年代發掘的仰韶文化遺存有年代上的差別,此次發掘的文化遺存似乎晚于上次發掘的文化遺存。兩次挖掘的龍山文化遺存年代大體一致。 龍山文化房基均為半地穴式房基。其中一座平面形狀略呈圓形,直徑約5.5米、深約2.5米。坑壁有旋轉形斜坡狀臺階,臺階表面有踩踏硬面。北部坑壁有寬1.7米、高0.6米的灶坑,灶臺平面上有一個直徑0.4米的圓形灶。房基發現的遺物器形主要有單把鬲、單耳杯、雙耳杯罐、小口高領罐、折腹盆、蛋形甕、甑等,此外,還發現了石刀、石斧、骨鏟、骨環等。 據參與發掘工作的李素婷介紹,根據此次發掘情況看,仰韶文化遺存分布在遺址西部,在仰韶文化溝狀堆積東部,未發現仰韶文化遺存。龍山文化遺存在發掘區內東西皆有分布。據此分析,溝狀堆積的存在應該和該遺址仰韶文化遺存的分布范圍有關,它應是三里橋遺址仰韶文化聚落的環壕的一部分。這次發掘及所獲文化遺存,豐富了三里橋遺址的文化內涵,尤其是仰韶文化環壕的發現,為研究遺址不同時期的范圍或遺址的水利設施等,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原標題:三門峽市三里橋遺址考古發現仰韶文化環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報 作者:張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