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三國”中的虎牢關及其他

2013/7/11 18:11:59 點擊數: 【字體:

 
    有學者指出,《三國演義》中有些地方給讀者造成了誤讀,如“千里走單騎”,關羽護送兩位皇嫂從許都赴河北,卻繞到洛陽再折返滎陽北上等。其實,書中類似舛誤不止一處。這里筆者也將不解之處獻疑于后。

    關于“虎牢關”的兩個問題

    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即與“三姓家奴”、董卓義子呂布的一場鏖戰,就發生在虎牢關。第五回有這樣一段文字:“卓命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這段話有兩個問題。

    一是虎牢關、汜水關本是一地,卻誤作為兩處。第六回仍是如此:“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孫堅驅兵先入。玄德、關、張殺入虎牢關,諸侯各引軍入。”虎牢關位于我省滎陽市西北16公里的汜水鎮,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唐時改為“武牢關”,宋時又名“行慶關”,明太祖朱元璋認為虎牢關乃“萬古要塞之地,群雄角逐之區”,遂易名為“古崤關”。虎牢關還一度名“汜水關”、“成皋關”,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二是虎牢關距洛陽多遠?說個大概也就行了。但書中卻言之鑿鑿:“這關離洛陽五十里。”現在走高速,洛陽到虎牢關所在滎陽市也有一百公里,還不含高速外兩端路距。而古代關山迢遞、天塹阻隔,繞來繞去,恐怕得有個三百來里吧。說虎牢關距洛陽五十里,未免想當然了,這誤差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不知是羅貫中先生地理知識的欠缺,還是行文表述有失嚴肅和嚴瑾?

    洛陽遷都長安要走滎陽?

    呂布虎牢關敗績,兵無戰心,董卓聽了李儒所言街市童謠,決定遷都長安。第六回多次寫到此舉,如董卓曰:“漢東都洛陽,二百余年,氣數已盡,吾觀旺氣實在長安,欲奉駕西幸。汝等各宜促裝。”“李傕、郭汜盡驅洛陽數百萬口,前赴長安。”“董卓裝載金珠緞匹好物數千余車,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長安去了。”曹操來見袁紹也說:“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矣,本初按兵不動,何也?”無不說明這次大規模“遷都”行動,是由洛陽西去長安。方向十分明確。

    可接下來,董卓們的去向卻叫人大惑不解。書中這樣寫道:“且說董卓行至滎陽地方,太守徐榮出接。”李儒還建議,“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教徐榮伏兵滎陽城外山塢之旁”。果然,董卓在滎陽遭到了堵截,“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還激戰了一場:“布引鐵騎掩殺,操軍大敗,回望滎陽而走。”“次日,人報曹操追董卓,戰于滎陽,大敗而回。”清清楚楚,董卓的大隊人馬,天子車駕,浩浩蕩蕩,不是從洛陽西行奔了長安,而是反其道東行到了數百里外的滎陽。這何止是舍近求遠大走冤枉路,而是南其轅而北其轍的方向性錯誤。“騰挪乾坤”到這般地步,是作者顧此失彼還是粗疏大意?

    南頓“依山傍水”?

    在第一百十回,揚州刺史文欽與都督毋丘儉,舉兵討伐大將軍司馬師,雙方對陣于項城一帶,戰略要地南頓成為爭奪重點。書中寫毋的先鋒葛雍建言:“南頓之地,依山傍水,極好屯兵;若魏兵先占,難以驅遣,可先取之。”

    這里說到南頓地形“依山傍水”,大謬不然。南頓在我省項城市西南6公里,壓根兒無山可“依”,乃一馬平川的廣袤平原;水,倒是寫實,有潁水。頓子國公元前673年因五霸爭雄遷都潁水南岸,史稱南頓。1700多年前三國時南頓若有山,盡管滄海桑田,今天也不會連淺山丘陵都無一處吧?

    修辭中有“陌生化”之說。南頓其地不是虛構,是寫實,小說家可以發揮藝術想象,但基本地貌不能無中生有,否則便真的“陌生化”了。為了藝術真實而不顧生活真實,“依山傍水”云爾,成了作者順手拈來的“套話”。

    魯迅先生《中國小說史略》里指出,《三國演義》對人物分寸把握不夠,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壯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先生所言切中肯綮。如續貂一句,書中地理方位、名稱的錯亂,不也叫人有“描山川之形勝而多妄”之慨嗎?所謂“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看來這種“過”非止寫人一端。

    對《三國演義》的說三道四,并不損害其經典之作的整體形象。古典名著對人們的閱讀影響非常大,盡管其中的失準和紕漏只是白璧微瑕,也不能視而不見,當作“免檢產品”而兼收并蓄。

    拙見是否有當,還望讀者和專家指教。【原標題:“三國”中的虎牢關及其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鄭州日報數字報 作者:宋子牛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