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26日,北上抗日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在方城縣獨樹鎮的七里崗與圍追堵截的國民黨軍進行了一場生死攸關的激戰。1997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把“血戰獨樹鎮”與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等并列為紅軍長征中的關鍵之戰。
1934年11月中旬,繼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長征后,紅二十五軍近3000人也奉命撤離鄂豫皖根據地。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的率領下,紅二十五軍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開始戰略轉移。
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從河南省羅山縣何家沖出發,開始長征;17日,以突然行動,越過平漢線,直抵桐柏山區。蔣介石聞訊紅二十五軍西進,十分震驚,急忙調動豫鄂皖三省圍剿總隊的五個支隊和一一五師、四十四師、六十師、四十軍等30多個團的兵力,進行圍追堵截,妄圖圍殲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五軍采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26日進抵方城以東地區。這天,寒風刺骨,風雪交加。紅軍指戰員頂風冒雪,踏著泥濘,步履艱難地朝著獨樹鎮七里崗急速行進,準備在此越過許(昌)南(陽)公路,進入伏牛山。
下午1時許,程子華、吳煥先、率一梯隊到達獨樹鎮七里崗一帶,準備從七里崗穿越許南公路,七里崗是伏牛山東麓向南延伸的一條土崗,東面是河,地勢陡峭,西南連著一片平原,許南公路與七里崗交叉處,崗頂與公路落差十幾米,形成人工地塹,易守難攻。敵四十軍一一五旅和騎兵團已搶先兩小時占領了馬崗、七里崗、硯山鋪一帶。當紅二十五軍第一梯隊(二二四團)沿七里崗脊北進,接近許南公路時,突然遭到敵炮火猛烈阻擊。由于氣候惡劣,能見度低,紅軍先頭部隊沒有發現敵情。敵人開火后,二二四團幾乎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加上寒流襲擊,紅軍戰士穿著單薄,手凍僵了,一時連槍栓都拉不開,不能有效地反擊敵人,以至于處在十分被動的境地。敵軍趁此機會發起沖鋒,從兩翼包圍上來。在這十分危險的時刻,從后面跑步趕到陣前的軍政委吳煥先,一面指揮二二五團沖到前面反擊,一面高聲呼喊:“同志們,就地臥倒,堅決頂住敵人決不能后退!”在吳煥先的指揮下,指戰員迅速爬在泥地里,利用地形地物進行抗擊。但敵人仍氣勢洶洶地撲過來。吳煥先手持大刀指揮紅軍從雪地上挺身而出,勇猛的沖上去,與敵人展開白刃搏斗,殺聲連天,震撼山崗。當戰斗激烈進行時,副軍長徐海東帶領第二梯隊(二二三團)跑步趕到,立即投入戰斗。戰斗緊急時刻,時任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的劉華清急忙從一個傷員手中抓起一支步槍沖了上去,當他向敵人射擊時,手凍得僵硬,拉不開槍栓。好不容易扣動了扳機,向敵人發射兩槍,便沒有子彈了。就在他握槍上刺刀時,不幸左小腿中了彈,跌倒在泥水地里。經過一番惡戰,我軍終于把正面進攻的敵人壓了下去,占領了公路兩側的有利地形。
隨后,裝備精良的敵軍連續發起數次進攻,都被英勇的紅軍一次次打退。為了打開一道缺口,通過公路,軍首長指揮二二三團向七里崗發起沖鋒。正面之敵擋不住紅軍的凌厲進攻,紛紛向東西兩邊退去。紅軍沖過公路,占領了七里崗村北500米處的任崗村。敵人急忙組織火力封鎖,并炮擊公路南北兩側紅軍陣地。紅軍不得已退到公路以南。
天黑后,風雪不止。紅二十五軍乘機撤到張莊附近。此時,敵騎五師和追剿縱隊已分別由羊冊象河關向獨樹鎮一帶逼近。紅二十五軍處在數萬敵人前后夾擊的危險境地。根據當地老鄉提供的情況,軍首長決定連夜繞道突圍。當夜一更天,紅二十五軍指戰員忍著極度的饑餓和疲勞,由中共鄂豫邊工委書記張星江和張莊農民王永合帶路,冒著風雪,悄然出發了。許多傷員也忍著極大的疼痛,堅持隨軍行動。當時,劉華清因腿部受傷,不能行走,軍政治部發給幾塊銀元,讓其留在一個可靠的農民家里養傷。劉華清找到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堅決要求跟部隊走。戴季英感到很為難。就在這時,軍政治部秘書長程坦將自己的馬讓給劉華清騎,緊緊跟著部隊出發了。撤離時,還有三名紅軍戰士,因被凍僵,無論怎樣掙扎也站不起來。軍野戰醫院班長曾紀蘭發現這一情況后,帶領兩名女戰士跑到三名戰士身旁,立即進行急救,她們先用雙手按摩揉搓凍僵戰士的下肢關節,很快戰士們的雙腿就可以活動了。可任憑怎么按摩,三名戰士的雙腳仍恢復不了知覺。緊急之中,三名女戰士毫不猶豫地將戰士的雙腳夾在自己的雙腋下,用自己的體溫來暖。很快,他們的雙腳恢復了知覺,追上了部隊。
當天夜里,紅二十五軍繞道保安以北的沈丘附近,越過了許南公路。27日拂曉,抵達伏牛山東麓,突破了敵人的合圍。
獨樹鎮戰斗是關系紅二十五軍生死存亡的一場惡戰。在敵強我弱、敵銳我疲、地形與天氣都不利的情況下,指戰員們舍生忘死,英勇戰斗,終于突出重圍,轉危為安,這次戰斗有20名紅軍戰士英勇犧牲,數十名戰士身負重傷。共產黨員、連長胡久福受傷落入敵手,被殺害。
為了緬懷紅軍將士的不朽業績,繼承和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1997年,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準,中共方城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在七里崗上建造了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斗紀念碑。紀念碑以一把變形刺刀為表現形式,寓“血戰”之意,碑身高25.34米,蘊含著紅二十五軍的番號和1934年時代背景。正面和背面分別鐫刻著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原紅二十五軍軍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程子華題寫的“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斗遺址”和“烈士精神不死”的碑文。如今,紀念碑高聳于七里崗之上,紅二十五軍不朽的業績和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精神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作者:石書杰 馬慶賜 馬俊超)【原標題:紅軍血戰獨樹鎮豐碑永存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