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名單(共計1934處)”,鎮平縣菩提寺(古建筑)名列其中。我市共有7處(古遺址5處、石窟寺1處、古建筑1處)。
鎮平菩提寺位于鎮平縣老莊鎮杏花山東麓,是河南省八大名剎之一。寺內的殿宇樓閣依山而建,四重院落。山門左開,古樹虬龍。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年間(650~655),宋明兩代重修。清康熙二十年(1681)擴建。寺內珍藏的《貝葉經》、緬甸佛像及吳道子畫,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融雪石則著雪即化,被奉為寺院之寶。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為充分挖掘這一歷史文化資源優勢,打響菩提寺文化旅游品牌,鎮平縣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定的“修舊如舊”的原則,制定了菩提寺一期維修方案,并先后從省文物局爭取菩提寺維修保護資金100多萬元,對寺院的地平、排水系統、二佛殿、方文樓、臥佛殿、院墻、供電線路進行了整修改造,圓滿完成了菩提寺一期維修工程,使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千年古剎菩提寺又恢復了新的生機,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游客的廣泛贊譽。平均每年接待縣內外游客8萬余人次。
菩提寺今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為進一步搞好菩提寺旅游景區建設,鎮平縣還計劃從國家文物局爭取資金200多萬元,對寺院古建筑、道路等基礎設施進行修繕保護,對院內外的古樹名木進行加固保護,重建山門、院墻、法堂等古建筑,拆除影響菩提寺環境風貌的現代建筑,使其恢復原有的歷史風貌,真正把菩提寺建成全縣旅游景點中的亮點。
據了解,此次南陽是新入選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居全省前列。新入選的還有南召縣杏花山與小空山遺址、臥龍區黃山遺址、鄧州市太子崗遺址、方城八里橋遺址和佛溝摩崖造像、內鄉縣鄧窯遺址等文保單位彰顯南陽厚重歷史,極具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王遠 付書念 楊譽)【原標題:鎮平菩提寺入選第七批國保名單】